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医养结合”智慧养老模式既是对传统养老模式的优化升级,也是对智慧养老模式中智慧助老维度的具体实践。文本运用智慧养老服务理论,以SD养老院为案例,探究“互联网+医养结合”智慧养老模式的动力机制和实践经验,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若干思考。论文所秉持的基本观点是:“互联网+医养结合”不是互联网和医养结合的简单叠加,而是网、医、养再度融合的新型智慧养老模式。1+N多元团队和差异化需求导向,是“互联网+医养结合”智慧养老模式的双重驱动力。SD养老院“互联网+医养结合”的初步探索,是对智慧养老模式中智慧助老维度的具体实践和补充,可以为智慧养老提供新思路。具体研究工作如下:首先对相关的智慧养老理论进行梳理后,认为智慧养老服务理论对分析“互联网+医养结合”智慧养老模式具有适恰性。第一章主要介绍了SD养老院及其养老模式的智慧转型,以多团队合作为基础的CCRC持续照顾模式的养老。同时,分析传统养老模式中的面临医护人员短缺、信息不互联不互通的困境,为智慧养老模式的优点以人为本、信息整合、多元服务、智能一体化做铺垫。以此为基础,二、三、四章分别“互联网+医养结合”智慧养老模式的动力机制、系统运行、优势和问题三方面对该模式进行探究。其中第二章分析了该智慧养老模式的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认为其内部动力主要是1+N的多团队合作机制和以差异话需求为导向的机制;外部动力主要来源于政策动力、经济动力、市场动力和养老服务人才动力。第三章研究了“互联网+医养结合”智慧养老模式的系统运行,本章从评估系统和服务系统两方面进行研究。认为身体评估和认知评估能很专业的评估老年人身体状况和认知情况,能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针对不同情况的老年人提供其适合居住的业态,并根据此评估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方案。同时从生活照料、健康管理、精神慰藉、紧急救助四个方面探究该智慧养老模式的具体服务提供,认为该模式以社工作为个案管理师的角色,将从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同跨专业多团队进行有效匹配链接,能够满足不同老年人的差异化需求。第四章作为承上启下的一章,在前三章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互联网+医养结合”智慧养老模式的优点和问题,同时是第五章“互联网+医养结合”智慧养老模式未来发展的前提。本章认为“互联网+医养结合”智慧养老模式能提高养老的综合质量,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差异化综合服务,同时线上线下的服务涵盖老年人生活多方面,从生活到健康管理再到精神慰藉最后到紧急救助,形成一体化服务。同时也存在信息鸿沟问题,部分老年人无法接受现代信息技术产品;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个人的信息也面临着被泄露的隐患,虽然我国有相应的养老的法律法规,但是不够细化具体,很多是描述性的法律法规,在老年人遇到问题很难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最后,第五章在第四章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对“互联网+医养结合”智慧养老模式的未来发展做初步探索。本章认为“互联网+医养结合”智慧养老模式发展和推广,一方面要注重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个人数据库系统的建设,另一方面注重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创造和创新,不断推出适老化的智能设备,优化用户体验感和满意度;同时要建设社会支持网络,以政府为主体,民政、卫生、人社等部门合作,同时建立政府、企业、社会等多维度整合合作体系。完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打破信息壁垒,实现依托于互联网运作,跨部门、跨层级、跨团队的全面信息合作共享,服务一体化无缝衔接、服务流程通畅的老年人服务体系。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加强法律法规完善,建立完善的监督和评价体系,保障老年人的信息和隐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