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舒肝种子汤联合溴隐亭治疗肝郁型垂体催乳素瘤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检验其有效性,并分析舒肝种子汤组方特点、作用机制,总结导师的临床经验。方法:收集符合课题病例选择标准的肝郁型垂体催乳素瘤不孕症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舒肝种子汤联合溴隐亭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仅使用溴隐亭治疗。随访并填写临床观察表,记录患者月经情况、妊娠情况、血清催乳素水平及垂体催乳素瘤大小变化情况等,评价舒肝种子汤联合溴隐亭治疗肝郁型垂体催乳素瘤不孕症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前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血清催乳素含量、临床症状、垂体催乳素瘤大小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月经情况比较:在月经周期改善和经量增加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效果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过程中血清催乳素含量变化比较:组内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1个月后、2个月后、3个月后数值与治疗前均有显著差异(P<0.05)。组间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个月后、3个月后,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经治疗后妊娠情况比较:治疗组治疗中妊娠2人,随访期间妊娠4人;对照组治疗中妊娠0人,随访期间妊娠2人,治疗组治愈人数高于对照组。6.治疗后垂体催乳素瘤大小的变化:治疗组垂体催乳素瘤体积(直径)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比较: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比较:在疲劳和便秘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发生情况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安全性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均正常,两组治疗方法均具有安全性。结论:采用舒肝种子汤联合溴隐亭治疗肝郁型垂体催乳素瘤不孕症,与单独使用溴隐亭相比较,能明显提高患者的妊娠率,更有效地控制肿瘤大小,降低血清催乳素水平,达到改善月经状况,提高生育能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