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崂山风景名胜区位于青岛城乡过渡区域,由于其环境承载力较低,因此若由于开发保护不当,极易受到自然、人为因素的侵害。本文从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的角度,以崂山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际调查研究与理论分析,从旅游发展、管理体制、经济利益等多方面寻找和揭示了造成崂山风景区破坏的根源及保护对策,从规划角度提出了解决崂山风景名胜区问题的方法及途经。崂山风景区的自然特点、文化特点造就了崂山风景区亦城亦景、城景交织的特性,这一特性使其包含了保护与发展两方面的内容。崂山风景区既是构筑自然与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有机部分,又是遗产发展及地区旅游经济增长点所在,这种“角色冲突”是崂山风景区矛盾的关键所在,理顺与平衡角色关系是矛盾的根本解决方法。崂山风景区的突出问题是:在崂山的保护与发展过程中,过于注重风景区所承担的“发展经济”角色,忽视其“保护遗产”角色,造成旅游城镇发展过度,导致风景区破坏以及整体环境“三化”,直接危害到崂山风景名胜区遗产整体价值以及崂山旅游的整体形象。问题的成因综合反应在旅游快速发展引发的矛盾、景区性质认识模糊、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管理体制存在缺陷、规划理论尚不成熟等方面。解决崂山景名胜区问题对策的关键在于,在保护与发展崂山人类遗产过程中扮演好自身角色,协调好自身的保护与发展问题。因此,首先必须以遗产观为指导,正确认识风景名胜区的多种价值,以保护风景名胜区的多种价值为出发点,做好保护工作,使风景名胜区永传于世,不应只看到其经济价值,等同于旅游资源,大搞旅游开发建设;其次,在协调“发展经济”与“保护遗产”两者的关系时,必须寻找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平衡点,可持续发展是必由之路。再者,要加强遗产保护的法制化建设,并应该从横向分权与纵向分权的角度来健全管理体制。崂山风景区保护规划方法的关键在于如何从空间上平衡“城”“山”关系,寻找两者之间的界线,采取区划的方法达到“城景分离”和“游住分离”是有效的规划途径,并明确提出崂山风景区“保护屏障”的作用,抵御市区对山岳风景区的侵蚀,成为崂山山岳区的保护屏障,是其首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