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多年,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分配格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总体上看,城乡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先下降、再回升,尔后持续扩大的过程。在对全国整体收入差距、城镇和农村内部差距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了城乡收入差距,从经济发展、体制变迁、国家政策等方面分析其变动的原因,并定量测度了城乡差距对全国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率。城乡收入差距是全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要组成部分:1978——2004年的27年间,其平均贡献率为55.9%。接下来重点分析了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动成因及特征,发现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对城乡收入差距有重要影响。
本文利用1978——2004年的城乡收入比、人均GDP、二元对比系数、城乡劳动力负担系数比等年度数据,对城乡收入差距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人均GDP是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即经济发展因素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二元对比系数与城乡收入差距呈负相变动关系,城乡劳动力负担系数比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正向变动关系。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城乡劳动力负担系数比的增大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同时计量分析结构表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是改革初期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关键原因。为了保证国民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应该在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基础上加快城市化进程,逐步改善改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