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化感效应及水杨苷代谢相关基因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maoc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能够对其他植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植物化感作用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如植物的连作障碍、外来植物的入侵等。杨树具备生长快、适应性强等特点,是绿化及用材的主要树种之一。了解杨树的化感物质组成,探索其产生的分子机制及其效应,对于不同杨树种植管理及与其他植物的混合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对白杨派的’84K杨’、’TC1521杨’、胡杨派的胡杨等3种杨树的叶和根的化感成分进行了 GC-MS分析,研究了主要化感成分的形成机制,评价了其化感效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杨树对高羊茅的化感效应3种杨树不同浓度的叶水浸液对高羊茅种子萌发都体现出抑制效应,而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下降明显;对幼苗的生长总体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作用,其中浓度低于5mg/mL的’84K杨’叶水浸液对高羊茅的根长、低于50 mg/mL的’84K杨’叶水浸液对高羊茅的苗长、低于35 mg/mL的’TC1521杨’叶水浸液对高羊茅的苗长表现为促进作用,其余浓度下3种杨树叶水浸液对高羊茅根长、苗长、单株鲜重表现为抑制作用。3种杨树根水浸液对高羊茅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体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典型化感效应,不同杨树同一浓度水浸液的化感效应存在差异。高羊茅种子萌发指标最高时的’84K杨’根水浸液浓度为35 mg/mL,而’TC1521杨’和胡杨根水浸液浓度均为5 mg/mL。高羊茅幼苗生长指标最高时的’84K杨’和’TC1521杨’根水浸液浓度均为5 mg/mL,而胡杨的根水浸液浓度为20 mg/mL。综合而言,高羊茅对杨树叶水提液的平均敏感指数的绝对值由大到小依次为胡杨(0.5393)>’TC1521 杨’(0.4255)>’84K杨’(0.3241);高羊茅对杨树根水提液的平均敏感指数的绝对值由大到小依次为’84K杨’(0.1817)>’TC1521杨’(0.0754)>胡杨(0.0389)。(2)杨树的化感物组成通过GC-MS气质联用仪测定3种杨树根和叶水浸液的化感物质种类,采用面积归一法计算每种物质在水浸液中的百分含量。结果显示,杨树叶和根中所含的化感物质种类和含量存在不同,叶中含有的化感物质种类较多,包括与水杨酸有关的水杨苷、水杨醇、水杨醛、苯甲醇、苯甲酸、肉桂酸等物质,还有烷烃类、苯酚和苯甲酸及其衍生物、水溶性的有机酸、脂肪族的醛和酮、酚类等化合物;根中主要含有一些烷烃类和酯类化合物及少量水杨酸相关化合物。不同杨树相同组织器官所含化感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存在不同,3种杨树叶中均含有杨醇、邻苯二酚、顺式-1,2-环己二醇、水杨苷等11种成分。’84K杨’独有的成分有15种,’TC1521杨’独有的成分有5种,胡杨独有的成分有14种;3种杨树根中均含有1,1-二乙氧基-3-甲基丁烷、2,4-二叔丁基苯酚、十七烷、十六烷等6种成分,’84K杨’独有的成分10种,’TC1521杨’独有的成分11种,胡杨独有的成分13种。总体而言,无论是叶还是根,’84K杨’和’TC1521杨’的化感物质组成更为接近,而与胡杨的化感物质组成差距较大。(3)杨树水杨苷代谢相关基因杨树中的主要化感物质为水杨苷代谢相关的产物。为了解析这些化感成分形成的分子机制,选择水杨苷代谢途径的上游物质苯甲醛外施处理’84K杨’幼苗,GC-MS分析化感物质显示,叶中的水杨醇、苯甲醇含量上升,水杨醛、苯甲酸、水杨苷含量下降。转录组测序分析显示,苯甲醛处理前后的差异表达基因达3874个,包括上调基因1689个和下调基因2185个。涉及到代谢过程的条目总数为617个,其中水杨苷代谢相关的包含L-苯丙氨酸代谢过程、乙酰辅酶A代谢过程、肉桂酸代谢过程、苯甲酸代谢过程、苯丙烷代谢过程、水杨酸代谢过程、调节水杨酸代谢过程等。共755个差异基因被富集到120条KEGG通路上,其中苯丙烷类生物合成(ko00940)富集了 32个差异基因,包括上调基因15个和下调基因17个。RT-PCR分析显示,基因ALDH2B4、ALDH2B7、ALDH7B5、SAGTase、ALDH2C4、BEBT1、BEBT2 的表达与苯甲醛处理、水杨苷代谢产物变化密切相关,表明这些基因的表达对杨树的化感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高校在校园信息化过程中产生和积累的数据已经具备了大数据特征,从海量数据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归档保存和提供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站在档案信息资源角度概述了大数据
分析了目前几种软件本地化方法的优劣点,对Win32环境下PE文件格式的文件进行了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软件本地化方法的原理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以俄文导航软件本地化的实际工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方式和规律,以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合理的手术清扫范围。 方法 对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手术并给予纵隔淋巴结清扫,回顾性
目的:探讨慈姑消脂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脏p-JNK/p-c-Jun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JNK抑制组及慈姑消脂丸
从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核心素养目标与当前世界重视创新人才培养的背景下结合物理学科特点,提出了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是核心目标的观点,阐述了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综合性
目的:研究甘露饮对临床各科疾病的功效。方法:对甘露饮治疗男性不育案、慢性咽炎案、糖尿病案、糜烂性胃炎案等临床案例具体分析。结果:四个案例中,其根本病机均以阴虚湿热为
目的对比观察管状胃经胸骨后与经食管床路径在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胸腔镜下开展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
为促进我国高校户外高空课程的开展,减少教学中的安全事故,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侧重从北京市高校户外高空课程开展需要注意的安全因素、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守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目标检测与识别,是高分对地观测系统中影像信息自动提取及分析理解的重要内容。针对传统影像目标检测与识别算法中人工设计特征稳健性与普适性差的问题,本
第二届“陶瓷的人文世界——陶瓷与文化”研讨会进一步探讨了人文学科介入陶瓷研究的可能性与优势,展现出人文学科在陶瓷领域专业研究中所起到的不可代替的接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