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同指背逆行岛状皮瓣与邻指皮瓣治疗指端缺损的功能恢复情况,探讨临床治疗指端缺损的最佳手术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6月期间武汉市普爱医院手外科应用皮瓣修复指端缺损患者80例88指。其中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37.83岁;急诊手术72例78指,择期手术8例10指。皮瓣面积为:1.5cm×1.5cm~2.5cm×2.0cm,蒂长1.2~2.2cm。按手术方式分为邻指皮瓣组(对照组),同指背逆行岛状皮瓣组(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8例,男性患者27例29指,女性患者11例13指;观察组42例,男性患者28例30指,女性患者14例16指;观察组根据指背皮肤的血供特点,于手指近节中、远段及近节指间关节背侧设计皮瓣,皮瓣侧缘不超过手指侧中线,轴点位于远侧指间关节背桡侧或背尺侧,轴心线与手指纵轴平行。切取的皮瓣内含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在皮瓣转位后将其与创面指固有神经断端吻合。在患者术后3星期时均给予相同包装(成分相同)的药物,嘱患者回家后按医生指导熏洗患处,熏洗方使用武汉市普爱医院门诊药房熏洗方制剂水煎后对患部进行熏洗,两组均同时行有效的患指功能锻炼。术后3个月复查时观察比较两组修复后指端手功能恢复情况,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感觉功能和运动功能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①.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到24个月不等,平均13.6个月。观察组修复后的指端外观良好,色泽与正常接近,皮瓣不臃肿能耐寒,质地柔软、耐磨,无明显触痛,两点辨别觉达4.0~6.5mm。供区无明显并发症,指间关节活动正常,手功能按综合评定法评定,优25指,良19指,可2指,优良率达95.7%;对照组修复后的指端外观良好,色泽与正常接近,皮瓣不臃肿能耐寒,质地柔软、耐磨,未见明显触痛,两点辨别觉达5.5~10.3mm。供区无明显并发症,指间关节活动受限,手功能按综合评定法评定,优10指,良24指,可8指,优良率达80.9%。术后3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手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例数、性别、平均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手术时间观察组为(40.52±3.59)分钟,对照组为(40.16±4.14)分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术后住院天数观察组为(7.15±0.76)天,对照组为(10.81±1.69)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⑤.住院费用观察组为(0.97±0.10)万元,对照组为(1.18±0.14)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同指背逆行岛状皮瓣”是一种有效治疗指端缺损的方法,其治疗方法科学、疗效确切,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综合评价:同指背逆行岛状皮瓣治疗指端缺损优于邻指皮瓣,此术式不损伤手指主要血管、神经,简单、安全,一次完成,疗程短,不妨碍其他手指活动,重建的指端感觉恢复满意。熏洗方对术后手功能改善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疗效可靠,价格便宜,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