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社会化实际上就是培养符合具有某一社会主流政治文化的普遍政治人的过程,同时也是持续地通过传播来维护这种政治体系或者是革新一定社会政治文化的过程。作为政治传播的主要渠道,大众媒介和家庭、学校、同辈群体等相比较,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和更好的效果。传统大众媒介主要包括报刊、广播、电视。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第一次正式使用了“第四媒体”这一称谓来描述新兴的互联网,自此网络媒体以“第四媒体”的身份跃上大众传媒舞台,以前所未有的体验传播方式,给信息传播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和冲击。近年来,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对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促进了政治信息的获得与交流、拓宽了公民进行政治参与的渠道、加快了政治民主化进程,成为了政治社会化的一条重要渠道。其角色和功能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信息传播过程,还介入了社会个体的内化过程乃至整个政治体系态度的形成过程,将触角伸入到了更多看不见的角落。细化到社会的政治生活领域,第四媒体在传递政治信息的同时影响了政治议程设置,实现了多层次政治沟通和更为全面的政治舆论监督。在政治传播中,第四媒体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得以广泛发挥,在传承政治文化、构建现代政治价值观、确立政治态度、塑造政治人格以及进行政治教育培训等方面产生了日益深远的影响。同时我们不应忽视第四媒体独特传播方式的优势背后还隐藏着很多技术与监管方面的问题。例如,比较突出的信息安全隐患;多元信息对政治文化和政治价值观的冲击;言论表达的过度随意与舆论导向的不确定性加大了把握舆论导向的难度;公众因数字鸿沟的存在政治态度差异被逐渐拉大等等。这些不利因素阻碍了第四媒体发挥有效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因此应当在技术完善、法制建设、道德引导、公民意识培育等各方面齐抓并举,加强对其政治社会化功能的调控。本文以第四媒体的政治社会化功能为分析重点,运用政治学、大众传播学、社会学等相关领域的理论框架,明确了第四媒体的传播特点及其对有效政治社会化进程的推动作用,在分析第四媒体现存问题及管理体制障碍的基础上,探讨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以期为我国第四媒体更好实现其政治社会化功能提供适宜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