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遗产是中国工业社会的见证者,记录着工业历史发展轨迹。纵观我国对于工业遗产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更倾向于选择定性描述的传统研究模式,缺乏多学科、多角度的定量化系统研究。通过对工业遗产景观及景观适宜性评价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将工业遗产景观适宜性评价模型分为以生态适宜、美学适宜、社会适宜、经济适宜四个维度作为评价体系的准则层,并运用德尔菲法结合相关领域专家建议,确定影响工业遗产景观适宜性评价的评价项目24个评价指标,构建工业遗产景观适宜性评价体系。结合AHP分析法展开工业遗产景观适宜性评价实例应用研究。选取京津冀“首都经济圈”内三个典型的工业遗产景观作为评价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获取基础数据,借助yaahp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及分析,并进行一致性检验以验证评价项目因子的有效性。同时,根据划分的适宜性等级进行排序以获最终评价结果的对比与分析。论文在实际工业遗产景观评价案例应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工业遗产景观适宜性设计策略分别从设计原则、设计目标、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四个角度进行系统性阐述,为设计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以河北省秦皇岛市西港花园为例进行工业遗产景观设计实践,对城市发展规划及场地现状进行多层次的分析和整理,以康养疗愈为设计主题,建立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较高艺术性、生态性与技术性的工业遗产景观,为其他工业遗产景观的更新建设提供可参考的设计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