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的经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盈利。但是,有一些企业的经营者,经营方向不够清晰,只重规模、轻视效益;只追求面积,不考虑利润率、项目成本、合同条件如何,导致工程中标时欢欢喜喜、合同执行时步履艰难、工程结算时只是微利甚至亏损。也有一部分企业或个人,钻政策法规的空子、利用对方管理方面的漏洞,损害他人利益以获取自己的不当得利。商场如战场,建筑企业的经营风险风险贯穿于整个经营的全过程,从项目联系、招投标、合同签订、项目实施管理、保修、清欠等都需要我们精细管理,一招不慎,满盘皆输,有些风险的发生可能造成企业严重亏损甚至倒闭。通过一些经营风险案例的失误之处以及部分企业较为成熟的风险规避管理方法,结合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就工程项目不同运作阶段的经营风险提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有针对性的、并有可操作性的风险规避措施。探讨工程项目规避经营风险的若干方法。从联系工程项目、招投标、签订合同、施工过程管理、售后服务等过程中发现规律、提出办事的原则、优化规避风险的方法。了解常规的经营风险,掌握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识别项目风险、评估项目风险、响应项目风险以及控制项目风险的方法,对于经营风险采取规避、减轻等级程度、转移或组合等策略,并且细化管理制度,严格办事程序,就能从很大程度上规避经营风险,降低经济损失。提出项目经营风险系统化的管理过程。项目经营风险管理过程就是如本文图2所示和循环过程,即风险计划编制→风险识别→风险度量→风险应对→风险监控,其中风险计划编制属于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而风险识别、度量、应对以及监控属于过程控制,属于制度的落实与执行。科学健全的管理制度是企业发展的指示灯,没有科学健全的制度企业运转与发展将无章可循,有缺陷的制度将导致有缺陷结果的发生;过程控制是对企业各项制度的严格落实与执行,没有过程控制,再好的管理制度将是一纸空文,预期的管理目标也将难以实现。本文通过对规避建筑企业经营风险的研究,探讨工程项目事前、事中、事后经营过程中的一些风险规避方法。建筑企业的经营风险控制,除了建立完善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执行力之外,还要将各种管理措施落实到人、责任到人,奖罚分明,问责到人。加强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才能有效的规避经营风险,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