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园林景观建设模式探讨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9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令世人瞩目。伴随着城市化的步伐日益加快,城乡一体化、乡村城市化正在迅速改变着乡村原有的景观风貌,乡村景观面临着生态与文化双重危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我们要从多方面探讨乡村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思路,摸索卓有成效的建设模式,造就适合于我国国情下的乡村园林景观。在阐述乡村、乡村景观、乡村园林景观一系列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乡村园林景观的表征与内涵,比较乡村园林景观、城市园林景观的差异。对中外关于乡村园林景观的研究与发展作了简要回顾,重点关注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乡村园林景观研究进展。探讨乡村园林景观的生态、资源、美学评价要素,阐述当前我国乡村园林景观建设的时代机缘:如城乡一体化进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探讨乡村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对策要点:经济性、宜居性、节约性、生态性要求。分别介绍三个村庄的建设调整规划与成果,从基础条件、规划要求、村庄建设效果、村庄园林景观综合评价等方面对比分析三个村庄园林景观建设,提出了乡村园林景观建设要与农村生产相结合并体现地域性和文化性的观点,说明了不同条件下的三种乡村园林景观建设模式。
其他文献
观光农业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旅游业向农业延伸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复合型产业,具有“农游合一”的性质。观光农业是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新兴起的一种旅游形式,迎合了旅
高校文博专业具有与文博单位进行实践合作的现实需求。我们已摸索和践行了现行的三种合作模式,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提出了外来的发展设想,以期取得更大的实践合作成效。
正如无法回避生老病死一样,人们也无法回避成长。成长意味着个体生理的成长,同时意味着精神成长,精神成长尤其重要也格外艰难。正是精神成长使人经历真正意义上的通过仪式,从
全国饮用水水质标准的统一,体现城乡居民共享公平的发展理念。远离城镇的山区农村給水标准化指标、饮用水安全管理规范化等问题突出。分析浙江省衢州市七里乡上村山区小村给
【目的】探讨超滤量及超滤率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10年7月60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 846例次透析中血压变化情况,记录
那天晚上有点冷,北京城里下了细细的雨,小茶从学校回公寓的时候,隐隐地感到手腕的凉意,她抬起手臂,轻轻地用脸贴它,就触到手腕上套着一只厚重的银手镯,很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