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创新、竞争和公私伙伴关系委员会会议》翻译实践报告

来源 :山东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z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践报告基于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创新、竞争和公私伙伴关系专业委员会的两次会议文件的翻译实践而撰写。该翻译任务是山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承接的联合国翻译项目,由八名翻译硕士专业的同学合作完成。两份会议文稿都是PPP领域内的相关文件,具有政府文件的典型特征,逻辑缜密,长句多,表达严谨,行文庄重典雅。基于源文本的语言特征,译者以目的论的三原则作为理论指导,对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应的翻译策略。该实践报告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任务描述,包括任务来源、源文本的语言特征、翻译目的及意义。第二章是对翻译过程的描述,包括译前准备、译中工作、译后校对及质量控制。第三章是实践报告的理论框架,概述了目的论的形成、发展及其三原则。第四章是案例分析,从标题、词汇、句子、语篇四个方面选取部分案例,在目的论三原则的指导下分析翻译中的问题及策略。在标题的翻译上,译者分析了在目的原则和连贯原则指导下增译、省译和词类转换的案例;在词汇的翻译上,译者借助于语义选择和平行文本,分析了在目的原则指导下术语和普通词汇的翻译;在句子的翻译上,以连贯原则为指导,译者分析了拆译、语态转换和顺序调整的翻译案例;在语篇的翻译上,在忠实原则指导下,译者从文体风格的一致性、衔接与连贯两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五章是结论部分,指出翻译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译者的收获,希望对以后从事相关翻译的译者有所助益。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于把提升组织力作为打造基层党组织坚强堡垒的论述十分新颖。可以说这是一个新论述新课题。为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引领力指明了方向。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政治引领作用不突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党组织功能的有效发挥。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战略目标,必须要更加注重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使党的基层基础更加牢固。本文通过文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马克思研究技术,是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马克思技术思想的中心线索是技术与人的关系,因而在马克思技术思想视阈下研究人的全面发展,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技术因展现人的本质力量和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而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技术的属人性呈现出历史继承性、传播广泛性和价值双面性的多维表征。马克思在考察人自身能力发展阶段、揭示人类个体历史发展规律时,技术是其衡量划分人
二语写作一直是二语习得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而词汇复杂度和句法复杂度又是二语写作研究的两个重要指标。动态系统理论将语言视为一个不断发展的复杂系统,各个子系统间相互联结,且单个子系统的发展不能代表整个二语的发展。因此,在二语写作的研究中要注重词汇和句法两个子系统的联动发展。随着动态系统理论的引入,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对词汇复杂度和句法复杂度的动态发展进行了探索。然而,以高职生为研究对象去探究词汇与句法发
随着我国绿色经济的大力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密切。新闻报道作为一种媒体话语,向大众传达客观事实的同时,通过隐含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也影响着读者并引导读者的行为判断。批评话语分析认为,语言从来不是中性的,语言是一种高度建构性的介质。新闻语篇通常利用语言固有的建构性功能来构建对己方有利的社会现实,从而体现掌握话语权的特定集团如何通过新闻话语直接或间接地传达符合本集团利益的意识形态。本文在
近年来,双语教学一直受到国家教育机构的支持和鼓励,也是当前高职院校采用较多的一种教学模式。人们希望通过双语教学,有效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并藉此对学生的英语能力提升有一个较大的促进。同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研究发现,在双语教学背景下,作为学生英语能力的标志性指标之一的听力能力,有落后于阅读、写作和翻译这三个指标的迹象。因此,如何在双语教学下有效实现学生专业
反语作为比喻性语言的主要类型之一,是指使用与本义相反的话语来揭示说话者反对、批评、嘲弄或者幽默等意图,在日常交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反语加工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认知语言学领域的关注与重视。然而无论是英语母语者还是二语学习者,英语反语理解与加工一直是语言学习的难点。此外,关于反语加工不同理论模型的探讨,国内外学者至今颇存争议。基于分级凸显理论(Giora,1997),语义凸显作为影响反语
本翻译实践报告的撰写建基于对译者导师推荐的一部纪实报道《伦敦劳工与贫民》的翻译实践。该书作者亨利·梅休(Henry Mayhew)生动地描绘了19世纪中期伦敦街头最底层的人物及其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一部新闻纪实,该书真实地再现了那个年代的人物形象及事件,语言朴实简洁、通俗易懂。译者选择该书第一卷第六章作为本报告的源文本。此次翻译实践报告包括任务描述、翻译过程、指导理论、典型案例分析以及结语五个部分
随着过程教学法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教师将关注点放到学生的写作过程中。而教师反馈,作为写作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其相关研究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关于教师反馈的有效性,国内外学者已经做了大量研究,但仍存在很多争议。近十年来,不同反馈方式的对比研究虽多,但研究大多聚焦于对比同伴反馈与教师反馈。研究直接反馈和间接反馈影响差异的文献相对较少,且针对这两种反馈方式,何种反馈能更有利于促进二语学习者写作水平的提
本报告由译者在翻译《剑桥文学指南:马克·吐温》第三章《马克·吐温与女性》的基础之上撰写而成。该章节目前暂无中文版,译者在导师的要求和指导下选择该文本作为毕业论文翻译材料。《马克·吐温与女性》为学术文本。学术有其自身的严谨性与逻辑性,且语言复杂,经比较后译者选择功能对等理论作为本次翻译实践的指导理论。在其指导下,译者采用多种翻译方法,成功解决了翻译中遇到的难题,输出了较为合意的译文。报告共分五章:第
本论文是基于AI项目多类型网站外宣材料汉英翻译的回顾性报告。翻译任务由译国译民翻译服务有限公司委托,译文在官网上向目标外国读者发布。企业宣传的文本类型既属于“信息型”又属于“诱导型”,且更侧重于“诱导型”。外宣翻译应更加注重文本的交际功能,方便目标读者接受所传递的信息,为此,译者将顺应论作为本次翻译实践的理论指导。报告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描述任务的相关背景、源文本语言特征和委托方要求等信息。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