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点情况下地铁列车实时运行调整及速度控制模式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ing6666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铁列车晚点运行调整问题是列车运行调整工作中最为基本和最为主要的内容之一,由于地铁“高行车密度、短追踪间隔”的特点,列车晚点运行调整对于列车运行图的完整实现尤为重要。本文借鉴已有的相同等级条件下“列车晚点传播”的研究成果,分析通用的相同等级(不分快慢、统一站停)条件下地铁列车晚点“赶点”运行调整措施,研究现行地铁列车晚点运行调整中尚未涉及的晚点列车“赶点”单一技术策略对于车站“客流吸纳”运营功能的综合影响,针对列车群的追踪运行过程,提出目前地铁列车晚点运行调整研究尚未深入的、能够体现前行列车与后行列车间晚点连带效应的列车运行调整策略及方法,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实例分析,论证运行调整策略及方法的技术可行性与能耗有利性,总结与该方法相应的列车操纵实时调整基础之上的列车速度控制模式。 基于列车晚点运行调整与速度控制模式的联系,本文主要工作如下: 1.研究不同的间隔控制模式条件下、现行的地铁列车晚点运行调整措施在车站服务水平方面存在的缺陷与改进空间,提出基于列车操纵实时调整的晚点运行调整策略及方法:“压赶”结合作为现行运行调整措施的扩充,满足“列车运行质量(追踪间隔)”与“车站服务水平(车站间隔)”的双重需求; 2.研究与“压赶”结合运行调整措施相应的列车速度控制模式,贺彻列车节能运行与优化操纵原则,总结列车操纵实时调整基础之上的ATO模式曲线的实时调整策略及算法,为列车运行实时控制条件下的ATO模式曲线的基础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3.编制列车速度控制仿真程序,通过完整的地铁列车速度控制仿真实例的数据分析,论证“压赶”结合实时运行调整措施扩充现行的“赶点”运行调整措施的技术可行性与能耗有利性,并总结与该方法相对应的列车速度控制模式的实时特性与调整规律。
其他文献
油水之间存在密度差,利用该物性可以对油水混合液进行重力和旋流分离。本文对井下油水分离技术进行了阐述。
采用电子金相等分析手段和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测定了不同热处理状态下LD钢的各种显微组织参量和强度、韧性等性能指标。结合现行热处理工艺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从合金化和热处理
采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理论、方法和标准,结合广西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数据,研究了广西紫色土剖面形态特征、理化特性及系统分类。结果表明,广西紫色土是强烈的物理、化学风
《旅游法》是在中国旅游业进入发展深水区,在高速发展与现状混乱两者同存的基础上制订,具有时代意义与现实作用。本文先交代了目前旅游业各主体的发展现状,然后分析了旅游法相关
化学镀,一般指化学镀Ni-P合金,是采用镍盐和还原剂在同一溶液中进行的自催化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在工件表面沉积出Ni-P合金镀层的表面处理技术。不同的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就能得
本课题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临床实践,从理论和临床两方面探讨了胃癌患者术后发生倾倒综合症的病因病机、临床诊疗、药物机制、疗效评价。理论部分通过深入分析该症的病因病机
宁波钢铁有限公司目前年产铁水400万t,由1台烧结机对应2座高炉生产,烧结矿入炉配比只能满足62%,铁烧产能不匹配。通过采取合理配矿,稳定配矿结构;加强生石灰入仓、燃料、块矿
公路水下隧道排水系统设计存在规范性和统一性比较低的问题,排水设计流量,设计原则,以及排水设备配置等方面缺乏经验和标准依据.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通过调研已有水下交通工程
科技的不断进步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已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软件工程技术的一些开发和相关应用成为科技中的重要主导
传统的翻译研究注重语言层面的转换,如文本对比和翻译标准等,而文化学派的兴起,使得翻译研究的视角不再局限于此,文本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受到重视。回顾了意识形态和翻译的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