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目前仍沿用1985年制定的《继承法》。由于受到当时社会经济水平以及法学理论水平的制约,立法尚不完善。尤其在财产继承中,主要体现了保护遗产继承人的利益,而对遗产债权人利益保护和权利救济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和不足之处。这一立法现状导致了实践中侵害遗产债权人利益的现象经常发生,而遗产债权人又不能通过有效的法律手段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鉴于此,完善我国遗产分割中对遗产债权人的法律保护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分析我国现行继承法对遗产债权人利益保护的立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相关立法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遗产债权人利益的保护提出相关建议,以弥补法律的漏洞和不足。本文除了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遗产分割中对债权人法律保护相关制度的概述。主要对继承、遗产、遗产分割、遗产债务、遗产债权人的概念予以分析和界定。第二部分介绍了遗产债权人法律保护的理论基础。该理论基础主要体现了五大原则,即平等保护遗产继承人与遗产债权人利益原则、公平保护遗产继承人与遗产债权人利益原则、继承人应履行诚实信用原则、保护交易安全原则、保护公民私有财产原则。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我国继承制度中对债权人法律保护的立法现状,并结合我国继承制度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继承法对遗产债权人利益保护制度存在的漏洞和缺陷。第四部分考察了境外立法对遗产分割中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制度,主要分析了大陆法系国家(主要包括德国、瑞士、法国、日本)和英美法系国家相关立法例。这一部分通过纵观国外的先进立法经验,叙述了对我国继承法修改的启示和借鉴。第五部分提出对我国立法制度的完善建议,主要针对我国现行《继承法》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相关立法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需求分别从遗产范围的界定、继承的接受和放弃、遗产管理制度、遗产债权人的权利、遗产清偿制度这几方面提出完善我国遗产继承人利益的保护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