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农村地区公共文化供需失衡问题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xf_2004_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宝鸡市自创建国家首批公共文化示范区以来,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投入很大,致使宝鸡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作者通过开展农民群众对公共服务水平的满意情况进行调查,总结出宝鸡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存在着供求失衡的现状。这种失衡主要表现在数量上和结构上两个方面。通过对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的供求失衡具体现状的研究,本文从政府和农民两个角度分别分析了农村公共物品供求失衡形成的深层原因,认为造成这种供求失衡现状的原因,来自政府方面的有决策机制僵化、考核机制不完善、政府权利寻租、供给财政体制不合理等原因,来自农民方面的原因有公共意识欠缺、信息沟通渠道不通、意见反馈平台不健全等。本文除结论外,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国内研究动态、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做了阐述。第二章是名词概念解释以及涉及相关理论进行详细阐述。第三章是阐述宝鸡地区公共文化供给现状,政府已经提供了哪些类型和种类的公共服务,以及农民群众对该现状的反映,满意或是不满意,满意哪些不满意。从该结果中发现了宝鸡农村地区公共文化供给存在供需失衡的现状,这种失衡主要表现在结构性失衡和数量型失衡两个方面。第四章分析造成这种失衡的原因有哪些。本文分别从供给主体——政府和供给受众——农民两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出来自政府方面存在着供给机制单一垄断、决策机制僵化、考核机制存在不完美之处和财政支付体制灵活度不够等方面的原因。来自农民方面的原因有农民民主意识欠缺,不主动参政议政、内在需求表达困难、村委会主体责任缺失还有自身素质不高等方面的原因。第五章是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指出政府方面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问题。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总量可以通过继续实施农村基础文化项目、加强文化工作人员的干部力量、丰富更新文化产品类型、整合农村现有资源实现设施共享等途径实现;优化考核体系可以通过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工作在政府全局工作中的占比、加大对农民的满意度指标分值、加大财政支出金额占比的分值、采用行为定位的方法考核等途径对解决;解决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比重的途径可以是增加农村公共文化资金投入总量和灵活财政拨付的方式两种途径达到目的。至于健全决策影响机制则可以通过完善民主集中的决策机制以及充分充分听取下级特别是农村群众的呼声来实现。农民方面则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问题。可以通过弘扬传统文化,营造浓厚民主氛围以及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农民来教育农民增强民主意识,主动参与决策。可以通过民主选举意见领袖的方式达到积极表达需求的目的。同时通过协商座谈,明确文化工作小组的职责范围,健全组织机构,同时也需要农民提高自身修养,以实现个人素质提升和公共事业的进步两个双赢。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选取的样本代表性不足,虽然便于收集数据,但是不便于反映地区全貌特色。二是本文设计的理论概念很多。公共文化、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等边缘界定不严格,同时,供需失衡是个经济学的概念,对相关理论的阐述和运用不太到位。三是理论运用有不到位的地方。
其他文献
产业融合是不同产业部门间自发进行的从科技研发及应用、业务兼并到目标客户群等方面产生交叉、共生到融合为一个新产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从微观组织到产业部门间互动逐渐
<正>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吸引我的不是那些绝世的风景和独特的民俗,而是那些矗立于世外,被人遗忘的废墟。喜欢走在那些断墙残壁间的感觉,踩在碎石瓦砾间,触摸那些或光滑或粗糙
<正>12月16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如期而至。这不仅是中国互联网界的大事,更是全球互联网界的大事。作为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会址乌镇,不仅向世界展示了千年古镇的风采和江南
在习近平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特色小镇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但是也面临亟待解决的土地规划和乡村的土地流转困难。基于相关文献综述,依据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理论,结合我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又是必须响应的新要求。根据"驱动力-状态-响应"模型,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响应逻辑是一个螺旋上升、层次推进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