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中,特别强调要转变以往的学习方式,改变教师主导一言堂的传统灌输模式,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尤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交还给学生,更加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参与。我国目前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参与主要表现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两种形式。其中,师生互动是目前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研究都比较关注的互动形式,而对于生生互动的研究和关注较少,生生互动是教学研究中的空白点。在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由于其无法通过一般的纸笔测试的评价方法来检测,更加需要通过多种主体的互动参与来感受、体验,进而达到内化。因此,加强对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生生互动的研究很有必要性。本文基于现状,展开对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生生互动的研究,主要分为四大部分进行探讨。第一部分是对生生互动的概念界定,通过文献法,分别对“互动”、“生生互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生生互动”几个概念从广义和狭义角度进行了定义,并归纳出自己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生生互动”的概念的理解,并分别从互动的主体、互动的形式、互动的内容三个不同的角度对互动的类型进行了划分,并阐释了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生生互动的特殊意义,让读者对所要研究的对象一目了然,有了清晰明了的认识。第二部分是对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生生互动存在的几大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课堂实例的研究,发现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存在着形式化严重、参与度不均、情感性缺失等几大问题,并从课堂现象入手,将这些问题进行了阐述,使得问题形象化、具体化。第三部分是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生生互动效果不佳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从学生自己、教师、课堂环境等方面总结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学生对高中思想政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缺乏互动的动机;教师由于专业能力和素养的不足,无法有效的构建生生互动的桥梁;课堂环境的时间和空间效果制约的生生互动的开展。第四部分对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生生互动的策略分析,重点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有效策略。一是树立互动型的多元化的教学观:二是善于创设情境,将课堂互动设计达到最优的效果;三是培养乐观向上的情感,构造适宜的互动心理环境;四是培养学生互动方式和方法,提高互动效率;五是建立互动评价机制,优化互动效果。通过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生生互动的研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建议。有利于扩大生生互动的效果,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加强学生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热爱,彰显其活力与朝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