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促进公共服务业的发展不仅有助于减少预防性储蓄,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优化;还有助于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替代物质资源的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经济增长对物质资源投入的依赖,促进城镇化进程,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起到保障社会稳定发展的作用。然而当前欠发达地区的公共服务业处于全国的落后水平,关注并改善欠发达地区的公共服务业发展水平是我国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 本文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中部欠发达地区——皖北公共服务业作为研究对象,将公共服务业界定为:公共安全、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社会保障和就业、交通运输、文化体育和节能环保八个细分行业,从这八个方面对皖北地区公共服务业发展进行研究。搜集“十一五”规划以来2006-2014年皖北地区以及安徽省整体的公共服务业发展数据,分别从经济环境,政策环境,总量投入,支出结构,人均支出,产出等方面对皖北地区公共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及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文中通过相关分析方法,运用大量面板数据得出:皖北地区各项公共服务业的投入水平与城镇化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并且公共服务业人均投入越高,发展越完善,与城镇化的正相关关系拟合程度更好。 虽然皖北地区各项公共服务业总量提升,但是包括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文化体育,节能环保和交通运输等行业在支出结构,人均支出上依旧处于全省平均水平以下;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差距,与全省平均水平相差较大。深入挖掘公共服务业发展缓慢的原因:人口众多,经济薄弱;政策缺失;多元化供给不足;公共服务管理水平落后:信息化水平不高,监管力度不足,绩效评估薄弱,人力资源匮乏等。 针对上述问题,文中指出政府需要从加大财税保障力度,改革政府公共服务品质,多元化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优化公共服务业结构,建立公共服务绩效考核机制去不断完善和发展当地的公共服务业,保障人民福利,通过公共服务业的完善发展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对欠发达地区公共服务业的提升具有较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