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3复合光阳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pian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电化学分解水可以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有望解决全球能源危机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寻找具有应用潜能的半导体材料是该领域目前主要研究热点。基于此,本文选取具有良好可见光响应的WO3作为光阳极材料,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制备WO3薄膜的简便方法,并对α-Fe2O3纳米棒表面进行修饰以制备出α-Fe2O3@WO3复合光阳极,且以天然海水作为电解液,对两种光电极材料的PEC分解水制氢性能进行了研究。提出以WCl6-C2H5OH为前驱液,采用滴涂-热处理法在FTO导电玻璃上制备出了WO3薄膜,且将其作为光阳极材料首次应用于光电化学分解天然海水,系统研究了前驱液浓度和滴涂循环次数对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以确定WO3薄膜的最佳制备工艺。实验结果发现,在前驱液浓度为40 mM和滴涂循环次数为25次时制备的WO3薄膜光电性能最佳,在海水电解液中,最大光电流密度可以达到1.9 mA/cm2(1.23 V vs RHE)。在三个小时持续光照后,光电流密度的衰减不到10%,说明该光电极具有较高的光电稳定性。采用水热法在FTO上合成α-Fe2O3纳米棒阵列,然后通过简单的滴涂-热处理法制备出α-Fe2O3@WO3纳米棒阵列,并通过控制滴涂循环次数来调节复合半导体中钨和铁的比例,从而进一步调控复合光阳极的光电性能。在光照强度为100 mW/cm2(AM1.5G)条件下,光电流密度能够达到1.03 mA/cm2(1.23 V vs RHE),约是纯α-Fe2O3纳米棒阵列的50倍。本文还将此复合半导体光阳极进一步应用于光电化学分解海水,结果显示α-Fe2O3@WO3纳米棒阵列展现了良好的光电性能和光稳定性,在连续五个小时的光照后,α-Fe2O3@WO3的光电流密度仍能维持在初始值的65%左右。我们还对α-Fe2O3@WO3复合式光阳极PEC分解水制氢的反应机理做了简要的分析。
其他文献
超级电容器具有绿色环保、比能量大、比功率高等优点,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储能器件之一,其电极材料的结构与性能是决定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关键。本论文以煤基氧化石墨烯(CGO)
我国亚热带森林为世界上罕见的植被类型,是世界同纬度地区唯一的绿洲。开展亚热带森林凋落物动态的研究,对于研究亚热带森林养分循环及持续生产力维持机制,探讨天然次生林与
  阐述了建筑消防设施的定义、分类以及对于灭火救援的作用和意义,分析了在灭火救援中存在的对建筑消防设施利用率不高、难发挥预期作用、影响灭火救援行动等问题,并从训、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