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雅集”题材绘画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oyun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雅集是一种中国文人聚会、交友的方式——与志趣投合的同道或吟诗作赋,或游山赏水。自古以来,文人雅集者不胜枚数,从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到王羲之等人曲水流觞的兰亭雅集,再到苏东坡等人的西园雅集,都为人们所熟知。与此同时,雅集也是中国绘画史上一种传统而特殊的题材。从魏晋南北朝的“金谷园之会”到隋唐时期“十八学士图”题材画作的产生,宋元时期的“西园雅集”题材更是成为了后世雅集作品的母本;宋徽宗的《文会图》所描绘的文士宴饮的场景,为南宋《夜宴图》题材的绘画打开了局面。明清时期,画家对于雅集图的创作数量达到了顶峰,不仅有大量传统题材的再现,画家更是大胆创新,加入自己的笔墨语言,创作出了不同主题的雅集作品。论文《明代“雅集”题材绘画研究》以明代的“雅集”题材绘画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当时文化背景下的题材特色、艺术特征和雅集的主体——文士的社会境遇。通过对图本资料的收集、分类和比对,整合明代“雅集”作品中的画面形式、笔墨语言的特征和成因,联系绘画创作者的思想感情,讨论了相关的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与绘画的关系,发现当时人物画背后真实的社会功能和学术价值。论文得出结论:明代“雅集”题材绘画作品呈现出理想化、怡情性、隐逸性的特征,“雅集”题材的作者虽以士阶层为主,但出现了宫廷画家的文人化、职业画家的文人化、商人追求文人化甚至隐逸化的明显转变,包括文人画家的世俗化、职业化特征也在这一题材中得到了集中的反应。因此,明代“雅集”题材绘画的描绘,涉及社会精神层面的广泛意义,和贴近生活的艺术表现视角,展现了其具有代表意义的真实面貌,证实了当时“雅集”从内容、立意、功能上的新变化新特征主要源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文人生存状态的影响。重读明代“雅集”题材绘画的作品,即是正视美术史中也许会被忽视和浅显化的学术内容,以一种更为客观的态度对待那一时期的特殊审美样式、创作题材及其脉络和人文情感表达的方式,为“雅集”绘画作品的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的补充。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为笔者在13年的英语教学中不断研究和探索,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之道,希望能给更多人带来更多的帮助。
根据历史文献以及巨野、梁山、戴庙钻孔剖面的分析与研究及对东平湖底沉积的调查 ,确定了大野泽、梁山泊、安山湖、东平湖的沉积记录 ,提出东平湖由大野泽、梁山泊、安山湖演
日本动漫真正实现了全球化,它将日本的流行文化输出海外。只有它能够与具有霸权地位的美国动漫产业相抗衡,向人们展示流行文化的全球化并不是仅仅意味着美国化。
兰州石化8000Nm~3/h制氮装置循环水泵原为一开一备,实际运行后发现,该循环水泵能力不足,无法满足装置正常生产需要,为此增加了一台循环水泵。改造后,循环水泵频繁出现自启动
玉米的需水量,即玉米一生中所消耗的水分总量,包括土壤里蒸发和植株叶面蒸腾等。农谚说:“玉米是个大肚汉,能吃能喝能高产”。因玉米需水多,产量高,用途多,销售快,价位好,使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由小麦、水稻之后跃居第1位。目前旱地玉米占总面积的30%~50%。完全靠降雨不能保证玉米高产稳产,必须通过适时保持水、灌水才能达到高产目的。因此,摸清玉米需水性能,采用科学供水,促进高产优质,对农民增收意义重大。  
<正>近年来,河南省鹤壁军分区着眼忠实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任务,以平战后勤保障任务为牵引,深入开展后勤岗位练兵活动,认真抓好后勤干部平战勤务能力和民兵预备役后
风力发电是可再生能源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利用形式,也是目前应用技术最成熟、发电规模最大的发电形式。随着风能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单一风电场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加,风力发电在
本文是对一例考试焦虑女高三学生进行咨询的案例报告,主要采用了合理情绪疗法、放松训练、系统脱敏疗法等治疗技术,使其消除考试前的焦虑。并对咨询效果进行了回访、跟踪与评
目的本研究通过应用外源性雌激素(E2)及不同的雌激素受体(ER)调节剂作用于BG-1卵巢癌细胞系,观察E2对BG-1细胞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