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G传感器在基坑安全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yuan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深基坑工程实践中,由于岩土条件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支护结构设计计算理论还不够完善,基坑监测是保障基坑工程安全实施的重要环节,而传统的监测技术和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工程监测智能化、自动化的要求。近年来,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土木工程中的结构健康监测领域。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Fiber Bragg GratingSensors,简称FBG传感器)以其高灵敏度、高分辨力等特点,在结构应变、温度量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将FBG传感器应用于基坑支护结构安全监测中是一次新的有意义的尝试。   首先基于FBG传感原理,结合室内试验,分析其应变和温度传感特性。FBG具有对应变和温度交叉敏感的特性,将其应用于结构应变监测时必须采取温度补偿技术。综合比较多种温度补偿方法,选用不受力光栅温度补偿法,并推导出温度补偿计算公式。   研究FBG与基体之间的应变传递规律,推导其在轴向受压和受拉状态下的应变传递系数表达式。分析了胶接层对应变传递的影响,结果表明胶接层厚度越薄,应变传递系数越大,应变传递效果越好;胶接层弹性模量越大,应变传递系数越大,应变传递效果越好。随着FBG传感器半标距长度的增加,应变传递系数是不断增大的,不同标距长度的传感器应变传递系数存在较大差异。   研究FBG传感器的封装工艺,对其进行U形钢管和不锈钢片封装,通过室内应变和温度特性试验测试,计算出各FBG传感器的应变和温度灵敏度系数。结果证明封装材料与传感器之间的粘贴剂是决定应变传递效果的关键,必须保证粘贴剂具有足够的抗剪强度。   研究FBG传感器的现场布设工艺,通过室内钢筋混凝土梁试验,将FBG传感器与传统传感器进行了对比,FBG传感器应变测试结果与传统测试方法吻合较好,验证了FBG传感器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通过室内试验,开展了基坑水平位移的准分布式FBG应变监测试验研究,并且根据试验结果,探讨将FBG传感器应用于基坑准分布式监测在工艺上的可行性和方法上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FBG传感器所测位移值与位移计实测值吻合较好,且精度较高,能够满足实际工程的要求,为工程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将FBG传感器用于深基坑混凝土内支撑的应变和温度量测,对基坑开挖至底板施工期间的支撑轴力变化进行了全过程监测。在长达半年多的监测过程中,FBG传感器始终都能正常工作,表明FBG传感器在基坑工程监测中的可靠性。实测结果表明,基坑开挖过程中混凝土支撑梁上下部处在不同的受力状态,采用断面平均应力法来计算混凝土支撑轴力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有必要对混凝土支撑轴力计算方法加以改进,使计算结果更为合理。
其他文献
煤系土是劣质煤和强风化炭质砂岩的混合产物,主要分布在我国山区和丘陵地区,其特性极不稳定,与一般土存在较大差异。它的典型地质特性是土层软硬不均,层间胶结情况较差,结构较为松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不少国家开始构思并实施以桥梁形式为主的跨海工程,经济、合理、美观的斜拉桥成为了大跨度桥梁的首选桥型之一。因钢拉索自重大、易疲劳、易腐蚀,所以具有轻
埋地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一旦遭到地震破坏,将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故有必要对地震断层作用下的埋地管线进行反应分析和破坏机理
黄土是一种大孔隙、低湿度、高粉粒含量的特殊土,具有显著的结构性。它遇水后表现为湿陷变形发展和抗剪强度降低。针对黄土的结构性问题,依据原状黄土、重塑黄土和饱和黄土的应
学位
针对当前连续弯箱梁桥的建设,以及在建成后运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扭转和侧向位移问题,本文从弯箱梁支座平面布置的角度入手,研究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论文通过分析不同的支座
引汉济渭秦岭隧洞长81.7km,最大埋深近2000m,属于大埋深超长隧洞。由于秦岭造山带复杂的运动历史,区域内存在着较高的水平构造应力,对隧洞的稳定性有不利的影响,理论研究和经验分
对于盖挖逆作基坑,工程桩制约了坑底土的回弹,造成桩周、桩间和地连墙等不同位置的坑底回弹量不同,同时桩柱上部受水平的结构梁板约束,因此坑底土卸荷回弹会使不同位置的桩柱
持续荷载效应是导致古木构件强度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研究古木结构耐久性问题时,对木构件的持续荷载效应的研究尤为重要。本文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采用试验研究及有限元
现在紧跟着工程与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步伐,我国基础建设事业的发展也呈现出迅猛势态。在所有的基础结构类型当中,桩基础以其优良的结构使用性能得到了普遍的使用。但桩基础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