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CLE及GDSC数据库的泛癌症细胞系耐药基因及转录调控分析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yh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癌药物的耐药是癌症治疗失败的常见原因,抗癌药物耐药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分子机制需要进一步探索。确定新的治疗靶点从而克服癌症耐药性仍然是目前药物研发的主要挑战之一,为了进一步预防和规避对抗癌药物的耐药,我们需要对耐药机制进行全面的理解。然而目前研究较少系统性对基因转录水平异常以及转录调控紊乱导致的耐药进行深入的分析,因此本研究主要针对耐药细胞系复杂的转录组变化,其中包括m RNA差异和长链非编码RNA以及相应的转录调控和竞争性内源网络的紊乱的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本研究在GDSC和CCLE分别获取了细胞系的药物敏感数据以及细胞系的转录以及表观遗传学数据,结合生物信息学的分析手段在泛药物和泛癌症的角度对共208种抗癌药物或者小分子化合物对耐药相关的分子靶标进行了分析与挖掘,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CCLE数据库获得的208种药物的作用的细胞系的m RNA表达谱数据,以及GDSC提供的抗癌药物所作用的细胞系的IC50值,并依据IC50值的高低将细胞系划分为此药物耐药组以及药物敏感组。利用edge R分析软件进行差异分析,获得药物耐药组中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的阈值为BH<0.05(BH:Benjamini-Hochberg多重检验方法校正p值)和|log2(Fold Change)|>1.5。结果表明,跨药物类型中有8~1282个基因在药物耐药组中发生差异表达。整合数据发现428个m RNA在40种及以上药物类型发生差异表达,例如ABCB1、CYP1A1、CYP3A5、ERBB2、ERBB3等。对上述208种药物的差异基因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主要参与了细胞连接与黏附以及各种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从而导致癌症耐药进程。2.对上述208种药物的差异m RNA进行了上游启动子甲基化的分析发现,每种药物中大部分m RNA发生上游启动子位点甲基化水平降低,然而超甲基化水平的基因则相对较少,我们发现一些关键基因在多种药物中出现甲基化修饰的紊乱如GRB7、CLDN3以及ST8SIA4。同时,为进一步探索转录调控对转录因子与靶基因的影响,我们发现耐药组中转录因子与靶基因的相互作用明显大于药物敏感组中,这也说明了耐药细胞系的转录调控发生了紊乱。结合在耐药组中的核心转录因子与前期的甲基化分析,我们发现转录因子SOX2在多种药物中甲基化水平降低并且基因上调表达,其下游增强调控的多个靶基因与细胞增殖以及黏附等功能相关,并且在TCGA中其高表达相对低表达的样本预后不良,这表明转录因子SOX2作为一个潜在的耐药治疗靶点。另外DNA甲基化的产生直接干扰特异转录因子与它识别的启动子部位的结合,经过整合分析我们发现,在多种药物中转录因子NFKB1下游调控的ABCB1、EGFR以及PTGS2相对药物敏感组均发生了低甲基化的现象,其转录水平相对也发生了显著上调,并且其转录因子NFKB1与其靶基因的相互作用在耐药组也明显升高,因此本研究推测是由于这三个基因的甲基化修饰水平降低,导致转录因子NFKB1与其结合增强,从而也进一步促进了表达水平的增强,进而导致耐药的发生与发展,并且在TCGA中NFKB1、EGFR以及PTGS2其高表达的样本相对低表达的样本预后不良,这为药物耐药的治疗提供了潜在的转录因子和表观遗传修饰靶点。3.本文根据ce RNA理论,首先获得耐药组和药物敏感组中差异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并结合差异表达的m RNA,作为药物耐药相关的ce RNA调控网络中的潜在节点,根据两者共同作用的micro RNA构建了相互作用调控网络,并筛选出上下调一致的并且显著共表达的lnc RNA-m RNA对构建ce RNA调控网络。基因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耐药相关的ce RNA调控网络与癌症以及癌症的耐药密切相关。再通过网络连接度较高节点lnc RNA进行评估发现DLX6-AS1、LINC00483和LINC000943作为的核心长链非编码RNA(hub lnc RNA)分别参与多西他赛、米哚妥林以及顺铂等抗癌药物耐药的调控网络,并且在TCGA中DLX6-AS1和LINC000943的表达与癌症病人的预后密切相关,这揭示了长链非编码RNA在癌症耐药相关的ce RNA调控机制中的潜在的重要作用。结论:本文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所研究药物的耐药相关的基因差异分析,发现多个基因在多种癌症中均出现失调,本文论文获得的差异基因的富集分析发现其主要参与了细胞连接与黏附以及各种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同时,本论文发现并揭示了部分关键基因,如GRB7、CLDN3、ST8SIA4、SOX2、NFKB1、ABCB1、EGFR以及PTGS2等基因在耐药组中的DNA甲基化功能失调以及转录因子与靶基因的互作关系紊乱对细胞系耐药的影响。此外,本研究还分析了耐药癌细胞系中lnc RNA的紊乱,预测了lnc RNA DLX6-AS1、LINC00483和LINC00943在癌症耐药中的调控功能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潜在的方法。本研究旨在通过泛癌症泛药物的方法发现癌症耐药潜在的靶标,并通过检测或调控这些潜在的靶标来发现、逆转、终止耐药的发生发展提供可操作的有效途径,也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研究提供可借鉴的研究方案。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ROI-CTM和传统融合器钛板内固定于颈前路ACDF术中的疗效比较目的:研究颈前路ACDF术中采用ROI-CTM融合器系统和传统融合器钛板内固定系统的不同疗效。方法:通过回顾
土壤盐碱化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子。我国东北松嫩平原盐碱地的碱性盐(Na2CO3和NaHCO3等)含量较高,碱性盐给植物造成离子胁迫的同时,也造成pH胁迫,比中性盐给植物
背景:X连锁高IgM综合征是由于CD40L基因突变所致的一种严重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患者由于CD40L蛋白缺陷易患各类感染。由于发病率低,非免疫专科医生对此病的认识不足,诊断不及时以及治疗不规范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原因。目的:通过对22名基因确诊的X连锁高IgM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及基因资料进行总结,并基于患者临床表现进一步研究其免疫学表型,期望为临床医生早期识别及治疗此病提供可靠信息,同时为基础医学
欧洲缴草(Valeriana oficinalis L.s.l.)以根及根茎入药,具有镇静安神、解挛止痛、抗抑郁和抗肿瘤、抗心律失常和胃肠平滑肌解痉等药理活性,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大,失眠、抑郁症和肿瘤等疾病越来越多,对缬草提取物及其制剂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是野生缬草资源急剧下降,自然生长和人工栽培的缬草,根系生长缓慢,而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缬草的根系中。因此,利用组织培养技术
目的:探讨血小板(PLT)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KD住院患儿临床资料,探讨急性期血小板变化与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无反应KD及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lesion,CAL)之间关系及恢复期对小
研究背景及目的:分子靶向治疗为晚期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其中与分子核医学息息相关的放射免疫治疗(Radioimmunotherapy,RIT)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它是以肿瘤细胞表面特异性高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结直肠癌的复发转移是多基因共同参与的、多步骤的过程。其中,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是一种重要的天然药物资源,从雷公藤植株提取分离所得到的倍半萜生物碱具有良好的医药和农用活性,经济价值大。但雷公藤次生代谢物含
目的:观察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小鼠模型中肠上皮细胞岩藻糖基化水平的变化,对其中可能的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将42只日龄10天的C57BL/6新生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EC组(n=21,通过人工喂养+缺氧+冷刺激方法建立NEC模型)和对照组(n=21,由母鼠喂养,不做其他处理),建模3d后处死新生鼠。采用NEC病理损伤评分评估NEC建模效果;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岩藻糖基化肠上皮细胞(F-
BRAF V600E突变作为最常见的肿瘤驱动基因变异和肿瘤生物标记物,对肿瘤的诊断、预后和靶向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BRAF V600E突变在某些临床样本中的含量可能极低,现有的方法往往无法进行简单快捷的检测。本课题结合双锁式Gap连接酶链式反应和超支化滚环扩增,建立了一种新的实时荧光突变检测传感策略,以满足临床对低丰度BRAF V600E突变的检测需求。本课题首先设计了一对锁式探针用于双锁式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