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应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测试技术进行了模拟高温高压CO<,2>/H<,2>S腐蚀试验、硫化物应力腐蚀试验、氢致开裂试验和电化学腐蚀行为试验及电偶腐蚀特性试验,主要研究了SM 80SS典型套管钢的CO<,2>/H<,2>S行为及与高镍基合金G3偶接时的电偶腐蚀特性。并利用SEM、EDS和XRD分析技术进一步研究了SM 80SS套管钢腐蚀产物膜的微观形貌特征、组成元素、组成物质和腐蚀产物膜的形成机理。从而对典型套管钢SM 80SS的CO<,2>/H<,2>S腐蚀行为及电偶腐蚀特性有了一定的深刻、准确认识,同时也可为我国油气田套管钢的CO<,2>/H<,2>S腐蚀与防护工程提供一些基础试验数据及相关基础理论参考。
研究结果表明:在本论文CO<,2>/H<,2>S腐蚀环境中:(1)CO<,2>、H<,2>S共存腐蚀环境下SM 80SS套管钢的平均腐蚀速率在H<,2>S分压很低或很高时较小,而其它情况下都较大;试验体系中H<,2>S分压影响最大,CO<,2>分压次之,温度影响相对最小;SM80SS套管钢发生严重腐蚀的P<,CO2>/P<,H2S>范围为31~520,腐蚀程度与P<,CO2>/P<,H2S>的关系符合抛物线规律,且当P<,CO2>/P<,H2S>为600左右时会发生极严重腐蚀。(2)SM 80SS套管钢具有良好的抗SSC和抗HIC性能。(3)常压下,CO<,2>分压、Cl<->、Ca<2+>、Mg<2+>和温度等对SM 80SS套管钢的电化学腐蚀行为都有较大影响。(4)高温高压釜试验方法和电化学技术对SM 80SS套管钢的电偶腐蚀严重程度随阴、阳极面积比的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一致,变化规律均为呈单调递增趋势的半抛物线规律,且此规律受腐蚀介质和环境压力的影响不大,而电偶腐蚀严重程度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大阴极、小阳极偶接方式有利于电偶腐蚀的发二者生,在实际应用中应避免这种结构,否则,应配以良好防腐措施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