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根据世界上其它国家的发展经验,中小企业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量的中小企业既能满足经济中较为细节的需求,又能缓解整个国家的就业压力,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老工业基地,在我国经济增长要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的新形势下,山西省通过实施经济结构调整战略,把技术创新与中小企业发展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上。山西省中小企业不仅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新、催生产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是技术创新的活跃体。然而,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也存在的很多的局限性,如:中小企业的规模较小,资金和人才相对缺乏,一般而言并未建立技术创新制度;它们的技术和创新能力相对也较弱。中小企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们并不能仅仅依靠自身力量来完成技术创新。合作创新通过整个多个中小企业的优势资源和能力,既能促进中小企业资源的更有效配置,又能促进创新的效率提高其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因此在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山西省中小企业的合作创新问题,对推动全省发展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研究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来探讨山西省中小企业合作创新。在理论方面,运用博弈论、创新理论、交易成本理论、资源稀缺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等,在分析山西省中小企业特征及山西省中小企业合作创新必要性的基础上,构建了山西省中小企业合作创新的一系列博弈模型。基于这些模型,分析了市场推动力对构建合作创新联盟的影响;探讨了政府的市场手段,包括税收和政府补贴,对企业合作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了企业原有市场大小和学习能力对合作创新联盟内部的博弈行为的影响;讨论了企业签订联合创新合约的优化分配比例。通过模型分析和数值案例的方法得出了若干结论。研究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山西省中小企业合作创新进行了实证研究。利用动机一机遇一能力(MOA)分析框架,分析了影响合作创新的诸多影响因素,构建了结构方程理论模型。基于此理论模型,设计了调查问卷,调查了山西省太原市高新区的中小企业的合作创新行为,获得了124份有效的问卷。采用PLS Grpaph等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软件分析了所搜集到的数据,得到了一定的发现。实证研究也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了博弈分析的一些结论。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为绪论,并对合作创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第2章为相关理论基础及中小企业概念界定,概述了山西省中小企业参与合作创新的基础理论,并对文中的中小企业进行了界定;第3章为山西省中小企业特点及合作创新现状,本章在总结山西省中小企业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山西省中小企业合作创新的现状以及参与合作创新的必要性,并讨论了山西省中小企业的合作创新的模式问题;第4章构建了中小企业合作创新的博弈模型,综合考虑了多方面因素;并利用模型分析和数值案例的方法,得出了市场推动、政府手段、企业规模、学习能力以及合同分配比例等因素对企业合作创新行为的影响,根据这些结论,探讨了政府在不同情况下的合理的协调措施;第5章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山西省中小企业合作创新做了实证分析;第6章总结了全文,讨论了可以进行的后续研究。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已有研究虽然分别考察过市场、技术及政府等因素,但没有综合考虑和比较这些因素的影响。在同一个模型中考察这些变量的影响,能够得出更为综合和全面的结论,丰富了合作创新理论。(2)传统的产业经济学研究把新技术研发投入及产出视为二分变量,即要么投入研发,要么不投;要么研发成功,要么研发失败。采用连续变量来模拟新技术研发的投入程度和最终收益,弥补了传统研究的不足,更为准确地模拟了现实的企业合作创新,发展了产业经济学对于企业合作创新的研究。(3)视企业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实体,研究了政府的两个主要市场手段:税收和政府补贴对企业合作创新的影响,提出了一些促进合作创新、提高整个社会福利的措施。(4)利用MOA框架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山西省中小企业合作创新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支持了博弈模型的理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