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段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特点及其功能评估研究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zhehong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注学生的个体化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理念。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最主要的就是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需求。对低段小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特点以及行为发生的原因、目的进行分析,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课堂需求,从而更为有效的管理课堂。本研究选取低段小学生常见的16种课堂问题行为,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其语文课堂问题行为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访谈法,对三种最常发生的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和目的进行分析,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基于对低段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特点与功能分析,研究者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整体而言,低段小学生语文课堂问题行为发生频率低,属于轻度范畴。其中,最常发生的三项行为是:“做课堂无关的小动作”、“上课铃响后,未进入学习状态”、“发呆、眼神游离”。(2)低段小学生在“间接干扰”层面发生语文课堂问题行为的频率要高于“直接干扰”层面。就“间接干扰”层面,“做课堂无关的小动作”行为发生频率最高,而“老师让其同桌/小组相互讨论时不参与其中”行为的发生频率最低;就“直接干扰”层面,“与同学窃窃私语”行为的发生频率最高,而“老师让其回答问题/展示时拒绝”行为的发生频率最低。(3)低段小学生语文课堂问题行为的性别差异显著,男生发生语文课堂问题行为的频率高于女生。在“直接干扰”层面,男生的发生频率远远高于女生。(4)低段小学生的语文课堂问题行为发生频率随年级逐渐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而在“直接干扰”层面上,一、三年级间学生的语文课堂问题行为有显著性差异,三年级学生问题行为发生频率要高于一年级学生。(5)低段小学生最常发生的三种课堂问题行为的前三种原因是:学习兴趣不高(30.77%)、生理条件(23.07%)和任务无趣(15.38%)。访谈该类问题行为的原因时,教师提及的个人因素(73.08%)多于环境因素(26.92%)。个人因素中,教师都认为“学习兴趣不高”,是学生发生此类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而在外部环境因素中,其认为学习任务是引起学生发生此类课堂问题行为的最主要原因。(6)班级中最常发生的三种课堂问题行为的学生,其行为想要达到的目的主要有三种:逃避学习任务(63.16%)、获得感官刺激(31.58%)、得到关注(5.26%)。学生以“逃避的项目”为行为动机的目的(63.16%)多于以“得到的好处”为行为动机的目的(36.84%)。逃避项目中,教师都认为“逃避学习任务”,是学生发生此类课堂问题行为的目的。(7)面对低段小学生最常发生的三种课堂问题行为,教师采用的前三种干预方法是:提醒(26.15%)、老师批评(20%)、表扬(18.46%)。应对性干预方法(64.62%)多于预防性干预方法(35.38%)。教师采用的共同干预方法有6种:提醒、老师批评、表扬、调整座位、告诉家长、下课留下。
其他文献
民国时期的中医药期刊,不仅具有丰富的医学价值与文献价值,更承载了当时中医药的发展历史。目前,已有许多学者对民国中医药期刊做了较为完整地搜集与整理,并建立了相应的数据
<正> 理论生态学的目的是对自然界中所发生的生态现象、过程与机制给以理论上的分析、解释和预测。它与实验生态学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促进,两者之间形成类似于“DNA双螺旋结构
通过区分理性爱国与非理性爱国的基本内涵和表现方式,探寻当代大学生理性爱国的正确途径。从"三观教育"、法制教育、国情党情世情教育以及大学生多元知识体系构建等方面提出
随着党管人才思想萌芽的出现、思想理论的初步形成,党管人才原则在2002年12月召开的全国工作组织会议上基本形成。随着形势的发展,中央提出在党管干部的基础上开展党管人才工作
广西的陆川粤语表被动一般不使用"被"字句,主要是用"着"字句来表达被动的意思。通过用内省法来罗列句群,分析句子的现象并进一步归纳"着"字句的构成、句子构成成分的特点、主语和谓
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参与过党和国家许多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1956年他为毛泽东起草的党的"八大"开幕词,虽经过书记处讨论修改,其极具毛泽东风格的基本格调则出自田家英。田家
<正> 笔者用马白散(马钱子、白术)治疗慢性脊髓炎和顽固性前胃弛缓患牛5例,收效显著。 药方组成及炮制方法 马钱子100克,白术500克(一头成牛用量)。先将马钱子用开水浸泡,待
随着北斗二代系统的研制与建设,在导航领域我国将会从GPS主宰的局面转向为以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二代全球导航系统为主的局面。为了实现北斗船用导航仪更轻便、快捷、低功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