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变速率效应对钢筋混凝土构件动力特性影响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aid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凝土材料是典型的率敏感材料,不同应变速率下其强度、延性和破坏模式都有明显的改变。土木工程中的各种混凝土结构除了承受静荷载外,不可避免的会遭遇到动荷载的作用。欧洲混凝土协会CEB在总结多数试验成果的基础上,规定了一个准静态应变率,推荐了不同动态应变率下混凝土材料的抗压强度、峰值应变、弹性模量相对于准静态应变率下的提高系数。由此针对一定的应变速率范围来彻底研究混凝土材料的本构关系和破坏机理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首先以简支梁为例对梁式构件的材料振型动弹模做了试验研究,推导了梁式构件三点弯曲振动时材料动弹性模量和跨中截面应变率的表达式,通过三点弯曲梁式材料测试装置对钢筋混凝土梁与素混凝土梁的动态弹性模量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跨中应变率的增长两组梁的动弹模都有不同幅度的提高,并通过试验结果拟合出了考虑应变率效应的混凝土弹性模量提高系数的表达式。考虑到地震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结构响应的特点,在10-5/s~10-2/s应变率范围内,对比研究了混凝土柱和受硫酸钠侵蚀混凝土柱的应变率效应。系统分析了应变率效应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峰值应变、吸能能力以及破坏机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应变速率下未腐蚀及腐蚀混凝土材料的强度、峰值应变及吸能能力等特性都随着应变率的增长而显著提高,弹性模量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并且腐蚀混凝土柱的以上特性在不同应变速率时都低于相应的未腐蚀混凝土柱的特性。同时对不同应变速率下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关系进行了探索,在已有静力本构模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修正并引入应变速率的影响,使之成为动态本构模型。利用以上表达式并结合构件截面的分层纤维截面模型,对钢筋混凝土梁、柱构件在不同应变速率下的弯矩—曲率、屈服弯矩、屈服曲率、极限弯矩、极限曲率、延性等特性进行了数值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应变速率下以上特性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其他文献
作为一种有效的软土地基处理手段,排水固结法广泛应用于机场、港口、码头、高速公路、电厂、煤场等的地基处理中。人们在大量的工程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理论上也有所提
本文使用ABAQUS对楼梯间分别采用抗式和放式连接方式的RC高层及多层框架结构进行研究,通过结果分析,提出更适合RC高层框架结构的板式楼梯连接方式。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对有限
随着现代工业飞速发展,混凝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机场、桥梁、高速公路等,而混凝土面层由于受到长期反复荷载、雨水浸泡冲刷、酸碱侵蚀等,导致耐久性下降而破坏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网壳结构作为新型曲面结构,跨度大、刚度好、制作安装方便等一系列优点使其在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基于函数曲面在空间网壳的发展和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网壳结构形式:以
本文对平面外荷载作用下的夹芯墙进行了弹性力学分析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对夹芯墙的平面外抗震性能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进行了墙体的平面外抗风与抗震设计,论文的主要工作反
由于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其相对价格低廉和取材方便的优点,所以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混凝土结构在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而随着二氧化碳等工业气体的排放,环境问题越来越多
高强不锈钢绞线网-渗透性聚合物砂浆加固、高性能复合砂浆钢筋网加固、高性能复合砂浆钢丝网加固等加固方法是近几年新兴的加固技术,该技术具有加固承载力提高大、施工简便、
墙后土压力计算是岩土工程领域的基本课题之一。目前土压力计算大多采用朗肯或库仑土压力等经典理论,但其前提是墙后土体宽度满足半无限假定。然而,实际工程中,往往遇到墙后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于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理论的核心方法的Pushover分析方法做了许多的拓展研究,以期该方法得到进一步的推广,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其中就包括对高层结构
随着国家交通建设的迅猛发展,我国跨越江河的大中桥、特大桥在逐年增多。与此同时船舶运输流量、船舶运输吨位也在逐年增大,桥梁墩、台受船舶撞击的事故时常发生,严重威胁到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