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犬瘟热(Caninedistemper,CD)是由犬瘟热病毒(Caninedistemperviruse,CDV)引起的急性、高度传染性、致死性疾病。该病患犬早期临床症状主要以发热、咳嗽、支气管肺炎等外感呼吸道症状及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常见,如不进行及时治疗,后期可能会发展到神经症状,预后不良。犬瘟热发病率高、治愈率低,是当前养犬业中危害最大的疾病,如何预防和治疗此病是广大兽医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目前,尽管随着宠物医疗设备、技术和药物的进步,常规的治疗方法对犬瘟热的治疗效果有很大提高,但仍不令人满意。研究证实,双黄连在抗病毒、抗菌消炎、提高机体免疫力方面效果显著。本试验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增加双黄连制剂的使用,研究中西医结合方法对治疗犬瘟热的效果。 本研究结合病史,运用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确诊70例犬瘟热早期感染病例,随机分为两个用药组,即常规方法治疗组(35例)和双黄连治疗组(35例)。常规的治疗方法为运用犬瘟热高免血清、CDV单克隆抗体、白细胞干扰素抗病毒以及使用抗生素和支持疗法对症治疗。双黄连组除上述常规治疗外,皮下注射双黄连60mg/kg,每日一次,治疗一个疗程(7天)。同时观测两组病例在治疗前、7天、14天和28天临床症状(包括发热、厌食、咳嗽/喷嚏、呕吐、腹泻等)、体征变化、血细胞计数(包括WBC、LYM、PLT等)、C反应蛋白、CDV抗原检测、CDV抗体滴度等的变化,评估治疗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双黄连组在临床症状的缓解和体征恢复上,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尤其在对犬瘟热胃肠道型病例的症状缓解上,差异极显著(P<0.01);双黄连组在血细胞数量(白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数量的恢复上,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双黄连组在C反应蛋白的减少上,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双黄连组在CDV抗原含量检测中,阳性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双黄连组在CDV抗体滴度的增加上,高于常规组,但差异不显著。 结果表明,双黄连制剂能明显缓解犬瘟热患犬的临床症状,恢复血细胞数量,减少继发感染,抑制病毒增殖,在犬瘟热的治疗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