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外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进程中,文学作品的翻译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文学作品中的一枝独秀,小说以其人物对话的独特方式散发出无穷的魅力。对话作为文学小说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更是刻画人物形象中最有效的一种形式。《主角》是陕西剧作家陈彦的作品,该书在2018年10月19日,获得第三届施耐庵文学奖。笔者着手翻译之前,笔者做了充分准备,全面了解小说及作家。该小说分为三大部分,笔者选取中部的一到七章进行翻译。在选取的翻译部分,人物对话占据大量篇幅,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因此,本翻译实践报告探讨小说中人物对话的翻译。为了将原文本中塑造的人物更好地展现给目标读者,译者认真阅读翻译理论,主要包括等效和会话含义,并将其运用到《主角》人物对话的翻译中。通过分析人物对话,人物对话可以直观地体现人物身份、性格、社会地位等信息,蕴含着丰富的涵义。本报告也展示了如何体现会话含义以及怎样在译文中实现等效。本报告从等效和会话含义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小说人物对话的翻译,为译者提供了一种较新的指导方法。为在目的语中达到等效,可采取一些翻译策略。一般来说,简单的人物对话、句法结构和语篇结构,不存在文化词、修辞等,可以顺应原文结构采用直译。对于具有丰富文化和特别含义的词语或内容时要尽量在再现原文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进行翻译,比如直译、释义、意译、省略、增译和注释。这些翻译策略在翻译实践中都是有效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