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弦歌”这一中国古代艺术形式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学科相渗透的方法和原则,在查阅、搜集和整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弦歌的发展形态和风格等做出了认真的思考。文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弦歌”这一中国古代艺术形式,从春秋、孔子、诗经、儒家思想文化底蕴等方面入手加以剖析,以孔子以人为本的理想人格,对弦歌所产生的重大深刻的历史影响试加探索。第二部分从史学社会学的角度以“八音”的形成与周代“房中乐”的始起演变,揭示了弦歌的生成和演进。第三部分对中国弦歌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弹唱形式,在详查历代音乐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仅就瑟歌、琴歌、筝歌、琵琶弦歌等四种主要形式,进行了搜选引证。第四部分从社会学、人文学的角度去透析梳理它能生存发展与繁荣的成因。仅从宫廷、文人、歌伎这三个阶层的社会文化活动中的人和事件,对此进行了有益的考证。第五部分阐述了中国古老的弦歌表演的形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异着融合着,同时,强调指出抢救、保护和传承“弦歌”表演艺术的重要性与紧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