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差异化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hf10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是具有中国特色之农村金融机构。自建国至今,经历了数次改革,始终是担任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旗手,但是其监管问题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围绕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公司治理、业务创新、风险控制、市场定位,股权结构等方面。但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改革发展和监管中更为重要的一些核心问题研究没有涉及。社会正义理论和有效监管理论要求监管要体现实质公平和社会效益,故差异化的监管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具备浓厚的法理基础,差异化的监管规则符合法之目标和价值。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差异化监管的现实需求及合理性包括,农村金融市场的特殊性,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特殊性,区域经济状况之差异诸方面。本文力求通过总结检视现行有效的监管法规,分析差异化监管之缘起,从差异化视角分析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的法律问题。本文认为,目前,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监管目标模糊,监管权力配置不合理,产权及法人治理不规范,统一监管规则忽视了农村金融的特征和经营实际。针对差异化监管问题,提出完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差异化监管的法律对策。首先,明确差异化监管目标,其次,完善差异化监管规则,包括科学设计差异化监管指标和制定差异化监管方式方法。再次,科学设置监管体制,包括完善纵向分级监管和加强横向协调监管。最后,完善差异化监管配套制度,制定针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专项监管条例,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倾斜扶持政策法律化。
其他文献
我国历来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无论是在完善相关立法,还是在行政实践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客观地说,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公法保护是保护和促进文化多样性的本质要求,是实现
近年来,私人提起的反垄断民事诉讼案例逐渐增多,然而,不管是从案件的数量,还是从效果来看,私人的反垄断和反垄断执法机构的反垄断都存在很大差距。这种差距除了源于彼此的制度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