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学生物教师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因素调查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ls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学校教育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与记忆,很少涉及到对科学能力的启发与培养。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与生俱来的求知欲,抹杀了他们对知识探求的渴望。只有转变传统培养方式,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习的过程由原先的被动接受转变为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并最终将知识内化。随着我国加入WTO,基础教育面临着从理念到目标,从体制到内容、从手段到方法的全方位变革。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纲要》提出:“改变课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改变原有的“填充式”教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成为此次改革的核心任务。课程改革将探究式教学引入课堂教学中,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探究教学的实施并不顺利。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人的变革,教师是整个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教师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改变是教学改革得以顺利实施的保证。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教师角度出发,调查部分教师因素对当前探究式教学的影响,希望能为探究式教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通过对广西部分地市的中学生物教师对待探究式教学的态度、观念,以及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现状做调查研究,从而了解教师对当前探究式教学的看法以及开展探究式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调查结果表明:(1)生物教师对当前生物课程改革相关内容的了解介于“基本了解”和“不太了解”之间。(2)参与调查的108名教师中,半数以上的教师对当前探究式教学的开展情况表示不太满意甚至不满意。大部分教师都参加过探究式教学的培训,但就教师对培训效果的反馈看来,目前开展的探究式教学培训作用不显著。(3)在调查中,绝大多数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都采用过探究式教学,一半以上的教师较常采用这种教学方式。(4)在实际探究式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的程度、课堂秩序、授课时间、制定探究式教学的预案、探究环节与知识能力的整和、教师的参与程度都较难把握。(5)教师普遍认为,问卷中罗列的可能对探究效果产生影响的因素均介于很大影响和较大影响之间。(6)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将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积极性和实际操作能力作为优先考虑因素,而学习成绩则相对处于较次的考虑层面。(7)与传统教学相比,探究式教学在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究能力、考试成绩以及教师的科研能力、实验教学能力、对生物知识的理解等方面均有较为显著的提高。(8)在调查中,教师的学历和教龄是主要的影响因素。除这两个影响因素外,不同职称的教师对生物课程改革的起因和生物知识的理解这两方面存在着差异。结合文献分析与问卷的调查结果,笔者认为促进探究式教学的实施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教师观念是教师对教学的一种主观期望和价值判断,是教学展开的指导思想,对教学起导向作用,支配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变教师观念,使教师意识到探究式教学的意义和价值,才会从根本上接受、采纳这种教学方式。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加强对跨学科的相关知识的涉猎。对教师的培训方式进行改革,让教师在培训时亲身经历探究式教学,感受探究式教学的流程,使他们对探究式教学有直观的、更深层次的了解。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综合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力求使评价更全面,确实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探究式教学能否顺利实施并不只是学校、教师、学生的责任,它必须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要切实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使他们接受、支持探究式教学。同时,要加大对探究式教学的宣传力度,扩大其社会影响力,让社会各界都关注、认同探究式教学。
其他文献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力量,它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重任。但我国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教育以来
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在当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成为许多国家学习和研究的对象,但是任何政治制度和政治原则的形成并不是自然而然、一帆风顺的。随着历史的进步、社会的发
将总结介绍WGS-84、北京54坐标、西安80坐标、地方独立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分析软件项目实施中影响进度的主要原因,从活动定义、活动排序、活动时间估算、进度编制和进度控制这几个方面说明项目时间管理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以"强资本弱劳工"为特征的劳动力市场结构失衡,需要有来自政府和其他非市场因素的制衡作用。由劳动行政部门实施的劳动监察就是这种制衡作用的表现。那么,在市场转型期的中国
隐喻研究源远流长,传统的隐喻观把隐喻看作是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段或语言现象。现代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研究突破了修辞学的界限,对隐喻的本质与特征进行了全面而深刻地论述,证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证券市场迅速发展以来,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问题始终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其中的盈余管理问题更是引起了各界的重视,国内一些学者也开始对其进行系统研
国际实践表明,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银行业都受到最为严厉的监管,而商业银行是银行业的核心,所以有效的商业银行监管成为各国银行业监管的重中之重。商业银行监管的实
移动通信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快速发展,为位置信息服务即移动定位服务提供了广阔空间。将移动定位技术应用于公安110接处警中,可在报警同时提供报警位置,极大提高接处警效率
本文探究了《金色笔记》中现代女性在摆脱“他者”的客体地位,建构女性自我主体性以及寻求自我价值的涉渡中遇到的困惑、迷茫与无奈,展示了现代女性的真实生存状态,并深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