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交通运输低碳发展及税收政策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a24224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交通运输业成为全球温室气体第二大排放源。我国交通运输能耗和碳排放增速均快于世界平均水平,位居行业碳排放第三。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向西、东西联动、全面开放的新格局下,未来交通运输规模将进一步扩大,碳排放量将更令人堪忧,丝绸之路沿线环境质量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及欧亚各国的生态安全,面对气候变化及国际碳减排压力,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交通运输低碳发展,要求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鉴于此,本文将交通碳税引入交通运输低碳发展的研究框架,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运输低碳发展及税收政策设计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论证,对于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运输低碳发展思路,创新减排技术、降低能耗强度、优化交通运输结构、促进“绿色协调、美丽中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及国际碳减排任务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梳理了丝绸之路交通运输发展史和我国交通运输低碳发展政策及成效,然后运用ESDA、通径分析与VAR模型、BVAR模型、STIRPAT模型等方法,分别全口径测算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运输碳排放趋势及空间转移、交通运输能耗影响因素、能耗规模、碳减排潜力;采取LMDI分解法、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交通运输碳减排绩效及省际差距;构建CGE递推动态模型,模拟了碳税税率、不同情景下的碳税效应;最后立足“十三五”规划要求和国际碳减排目标任务,结合分析结果,设计了交通运输低碳发展的碳税制度及对策建议,得到的主要结论有:①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运输发展迅速,交通工具由零碳排放→高碳排放→低碳排放转变,现有财税政策调控低碳发展的效率较低,缺少专门的环境税种,缺乏对煤炭等化石能源主要污染物征税的措施。②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运输碳排放规模与强度不断趋增,省际差异较大,存在空间转移现象,2013年以来,碳排放增速减慢,铁路运输业的减排效应凸显,公路、管道运输业碳排放增速加快,西北五省区交通运输低碳发展质量渐而下降。③换算周转量(经济活动)是影响交通运输能耗的主导因素,单位换算周转量能耗(技术进步)对其抑制效应显著,公路民航周转量占比(交通运输结构)对其促进效应逐渐趋缓。④降低交通运输能耗、创新技术、放缓经济增速、优化交通运输结构,交通运输将有较大的减排空间。⑤2013年以来,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效应弱增。其中,换算周转量、运输强度对碳排放的促进效应趋减,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强度对碳排放的抑制效应逐渐减弱。⑥技术进步缓慢引致交通运输碳减排增速减慢,减排绩效区域差异明显。⑦对化石能源排放出的CO2课征碳税,有助于提高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水平,降低能源强度、碳排放强度,优化交通运输结构,促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⑧采取定额税率课征碳税,财政收入保持中性,将碳税收入按比例分别返还给企业和居民,减少企业流转税和个人所得税,可以促进单位GDP的碳减排、提高社会福利水平,降低对宏观经济影响的负效应,促进“双重红利”效应的实现。本文做了三个创新性工作:①研究视角的创新。首次基于碳税视角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运输低碳发展,系统梳理了丝绸之路交通运输发展及低碳制度制定历程,模拟了最优交通碳税税率,提出了促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的税收政策,实现理论研究上有所突破。②样本与变量选择的创新。根据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13个省区发展实际,采取因素影响机理分析→关键因素筛选→VAR动态关系检验的逻辑体系,科学筛选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运输能耗与碳排放的主要变量,改进多种实证模型,测算了各种交通运输部门的碳减排潜力、碳减排绩效。③政策建议的创新。依据分析结论及最优碳税税率,提出通过税收返还制度,促进“双重红利”效应实现,同时还提出构建能源高铁等措施促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
其他文献
"那一天,我独自坐在江边想寻短见,20多个人给我发来消息,关心我的生死.我非常感动,在江边哭了好几个小时,最后回来了."一名抑郁症患者给黄智生发来消息,感谢"树洞救援团"的温
始于1991年的上海前一轮旧区改造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运作机制方面遇到许多无法克服的矛盾,要求人们在这方面深入研究应对对策.针对这些问题,作者从旧区改造实施主体、拆迁补
按照中共山西省委组织部2010年境外培训计划,我被选派作为赴新加坡培训团成员,于2010年11月中、下旬之间在新加坡公共服务学院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公共管理专题培训。现就新加坡政
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在腹膜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腹膜透析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
为合理保护与发展传统村落,引入地理集中指数和不平衡指数,对四川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传统村落呈集中分布状态且主要分布在川西高原的少数民
基于知识观视角对群体离职特征对离职去向的影响,以及离职动因对二者间关系的调节效应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利用互联网收集整理的115起群体离职事件数据对研究假设进行了实证检
本文简要回顾了四川藏区藏汉双语教育体系的形成过程,介绍了四川民族学院藏汉双语教学快速发展的情况和措施,分析了学院蔵汉双语教学面临发展不平衡、学科较单一、双语专业师
<正>随着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提高,人们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也由原来的单一生活变为丰富多彩,饮食结构也由清淡转为高脂、高蛋白。因此,生活方式的转变给人们带来了不少健康
从买主单一零部件采购总成本角度出发,建立了一个在合作竞争环境下确定零部件最优供应商数量的模型.该模型描述了影响零部件总采购成本的各种因素,包括市场环境、产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