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技术扩散的最优市场结构的理论与经验检验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rry_jo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术创新是产业发展、生产率提高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提升的基本推动力,是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和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根本手段,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决定性因素。技术创新的最终落脚点在于技术扩散。技术扩散是作为技术创新的成果效应逐步放大的过程,不仅关系到技术创新自身价值的实现,而且对于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提高科技投入的经济效益,有效地将技术创新渗透到各行业、部门或其他领域,从而改善地区、行业间的不均衡,对于加速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等,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本论文的选题正是在这样的理论背景和现实背景下提出来的。首先,建立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即市场结构—扩散行为—溢出效应的SDE分析框架。分析发现,市场结构对于扩散方的作用在于影响扩散源的形成和扩散源的数目,而扩散源的形成和数目必将对扩散速度造成一定的影响;市场结构通过影响吸收方的吸收意愿和吸收能力从而对扩散的速度加以作用,吸收方决定采用新技术后,将根据不同的垄断竞争程度采取相应的扩散策略;在相同的扩散时间内,给定相同的技术吸收程度和转化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扩散速度越大,则溢出效应强,即吸收方对于新技术的相关信息接收的越多。紧接着,本论文利用数理手段建立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下市场结构与技术扩散的一般模型,对市场结构对技术扩散的作用进行了定性分析,并以我国的27个行业面板数据进行了经验检验,发现模型的估计结果与理论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在垄断和竞争相对均衡的市场结构中,其溢出效应显著大于弱竞争市场和强竞争市场。我们应该认识到,提倡技术扩散,并不是强调单纯的模仿和仿造,而是通过优化市场环境,建立最适合技术扩散的市场结构,而我国企业的市场环境仍存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尚未真正建立、企业缺乏资源—竞争优势、产权改革和市场竞争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和市场制度的缺陷、大多数企业仍以模仿为主,对技术的应用和转化能力不足等现实问题,基于此,本论文给出了利用技术扩散提升我国产业整体水平的路径选择,即进一步培育市场体系、进一步加大对创新资金的投入、形成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扩散的市场结构、营造善于组织技术创新扩散的企业家市场等。
其他文献
笔者在陇南金石文献中辑得今人编《全元文》未收道教佚文七篇,分别为:盘溪子《重修北极宫碑》,刘森《感应金莲洞记》,刘道通、罗道隐《金莲洞常住记》,陈季《宣灵王庙碑》,周
虽然从1990年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以来,日本经济长时期处于不景气的状态,但是丰田公司却在日本一支独秀,持续创造出了销售额和利润的连年增长,连续排在日本第一位。丰田生产方式
超市企业较一般企业而言,通常具有流通范围大、分布地区广、商品种类多等特点,所以其内部控制也具有复杂性和隐蔽性等不同之处。本文基于超市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系统分析
说明了应急物资中心的建设选址问题是应急物流整个体系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并基于LRP(定位一路径方法)建立了两种选址模型,通过分析两者的关系和区别得到最优模型,最终对所
为开发新型酵素饮料,以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研究酵素饮料的最佳工艺配方。试验结果显示:在原液中添加50%白砂糖,于20℃下发酵180 d,发酵效果最佳;饮料最佳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市场开放程度不断加深,世界钢铁贸易与生产持续发展,钢铁产量保持增长态势;石墨电极作为炼钢主要的原料之一,在这几年里也是飞速发展。而且电炉炼钢
近年来,中国石油集团在国家大公司大集团战略和有关政策的指导、支持下,正在瞄准国际石油同行业先进水平,加快建设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跨国石油企业集团,在系统内通
随着国家电力企业公司制改组、商业化运营、法制化管理的不断推进和厂网分开、网配分开、配售分开等改革举措的实施,电力市场化进程日益加快。在这样的背景下,隶属电网内部的
近些年来,随着集成电路行业的飞速发展,半导体晶圆的尺寸变得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关键尺寸的技术节点则日益缩小,为保证新技术下硅片产品的质量,很多集成电路制造商纷纷引入一
提出了一种可同时实现高效率和大带宽的频率上转换技术,可将高能钕玻璃基频激光(波长1054 nm)高效率地转换为紫蓝光波段的宽带2.5倍频激光(波长421.5 nm).将窄带钕玻璃的倍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