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贫困人口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总体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来源 :第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mufengc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贫困人口的贫困归因方式、心理健康和总体幸福感的特点;探讨贫困人口的归因方式、心理健康和总体幸福感三者之间的关系。  方法:采用中国大陆版贫困归因问卷(CMPAQ)、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重庆市贫困人口分别进行贫困归因、心理健康和总体幸福感测查。由18名心理测评人员对重庆市961名贫困人口采用现场发送问卷的方式展开调查,每次被试10人为一组,测试时间大约为每人30~40分钟。统计分析采用SPSS18.0对911份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  结果:①贫困人口在各贫困归因分量表上的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负担命运、个人能力、社会制度、地理环境、个人家庭;不同年龄、性别和文化水平的贫困人口在贫困归因量表的负担命运、个人能力两个因子上有显著差异,不同性别的贫困人口还存在社会制度的归因差异;SCL-90总分高分组、低分组在贫困归因的个人家庭和地理环境两个因子上有显著差异。②SCL-90总分大于160分的贫困人口为274人,心理问题检出率为30.1%;SCL-90量表中除人际关系敏感外其余所有因子的得分均显著高于中国常模;不同年龄的贫困人口在躯体化的维度上有显著差异,不同性别的贫困人口在偏执的维度上有显著差异,不同文化水平的贫困人口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四个因子上有显著差异。③贫困人口中男性的总体幸福感低于中国常模;不同年龄的贫困人口总体幸福感有显著差异,不同性别、文化水平的总体幸福感无显著差异;SCL-90总分高分组的总体幸福感得分显著低于低分组。SCL④-90总分与贫困归因量表中的社会制度、个人家庭和地理环境三个因子呈正相关;贫困人口归因方式在个人家庭、地理环境两个因子上与总体幸福感呈负相关;贫困人口SCL总分与总体幸福感总分呈现负相关。⑤贫困归因方式和幸福感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回归分析结果:归因方式的地理环境总均分和幸福感总均分对SCL-90总均分有显著的预测力,回归系数R为0.481,共解释23.2%,回归方程为y=3.106-0.561X1+0.056X2,回归方程有效(F=68.333,p=0.000)。  结论:贫困人口的贫困归因方式倾向于负担命运、个人能力和社会制度的归因,而不倾向于地理环境和个人家庭的归因。贫困人口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男性的总体幸福感低于普通人群。贫困人口在贫困归因中越倾向于作个人家庭和地理环境的外控归因,其总体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水平越差。贫困归因方式和总体幸福感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预测力。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近年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不断走向深入,中国研究型大学多已将大学国际化水平的提升视为加快推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一项关键性议题,在这一过程中,怎样认识国际化与大学
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就备受关注。由于我国信息设施资源建设稳步推进,互联网的基础更为坚实、发展更为迅速。据权威数据统计,中国至2009年约拥有130万个BBS论坛,数量为全球第一
当前的大多数e-Learning平台都是以学习内容为中心,对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学习过程的支持甚少,对自主学习和自适应学习的支持不足。要解决这一问题,系统的设计重点应该从内
学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