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基对硫磷水解酶可生物降解有机磷农药,由于其特殊的应用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来源于苍白杆菌的甲基对硫磷水解酶MPH-Och,其在毕赤酵母系统中不能有效地分泌表达。本论文通过提高MPH的热稳定性和酸稳定性,以提高其在毕赤酵母的分泌表达效率。 将热稳定性突变体MPH-G194P和MPH-S274Q在毕赤酵母中表达,经过120 h摇瓶诱导培养发现,突变体MPH-S274Q的培养基上清的酶活力达0.7 U/mL,蛋白分泌量是野生型的14倍,SDS-PAGE电泳图中培养上清有明显的蛋白条带,进一步证明了分泌效率的提高。通过 RT-PCR分析可知,热稳定性突变体MPH-S274Q的mph转录量是野生型MPH的2.1倍,hac1和kar2转录量分别比MPH高2.4和0.4倍,这在一定程度揭示了MPH-S274Q更易分泌的原因是S274Q的突变促发内质网合成了更多的蛋白质折叠因子,使MPH能够更有效地合成并分泌。 由于毕赤酵母诱导培养基BMMY的pH值与MPH的最适pH不一致,所以通过改变 MPH表面氨基酸的极性,构建了酸稳定性突变体 MPH-K208E、MPH-K277D和双点突变体MPH-S274QK277D,使其在pH=5.0~6.0的稳定性大大提高,结果显示,突变体MPH-K277D的蛋白分泌量是野生型的14.8倍,经SDS-PAGE分析可知,蛋白的分泌量明显提高,MPH-K277D的RT-PCR结果与突变体MPH-S274Q类似。 通过提高MPH的热稳定性和酸稳定性,提升了其在毕赤酵母的分泌效率,该方法为其他外源蛋白在毕赤酵母分泌表达提供了新思路。 甲基对硫磷水解酶与eGFP融合表达成功,为下一步突变体探索毕赤酵母分泌机制的细胞定位提供了实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