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社会道德冷漠问题研究

来源 :河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reame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十多年来,我国的改革开放程度不断深入,我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纵观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的发展,我国从政治、经济到社会文化建设等各方面的变化是巨大的。伴随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我国的道德格局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色。从整体来看,目前,我国的道德主旋律是积极向上的、健康的,但近些年来社会上大量道德冷漠、道德失范事件层出不穷。如以佛山“小悦悦”事件、“范跑跑”事件、成都的“让座门”等为代表的道德冷漠事件接连不断的发生,以及诸多“老人倒地不敢扶”、“路遇危困不敢救”、“施救反遭诬陷”等现象也层出不穷,诸如此类道德冷漠事件引起了社会民众的高度关注和反思。“道德冷漠”现象已成为当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之痛,成为了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无论是社会管理层、学术研究者、教育工作者还是广大普通群众个体都在迫切寻求解决“道德冷漠”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参考和学习以往针对“道德冷漠”相关文献的过程中,发现国内各位学者从各自不同的研究领域出发,从不同的视角阐述了道德冷漠的形成原因及解决对策。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为视角从分析道德冷漠的内涵入手,对道德冷漠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期对道德冷漠问题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并最终找到消解道德冷漠问题之有效途径。论文从五个方面较为全面的分析了道德冷漠的主要表象:分别是社会管理中的道德冷漠、人际关系中的道德冷漠、陌生人的道德冷漠、网络世界的道德冷漠和社会舆论的道德冷漠。并通过分析总结出道德冷漠会带来误导社会道德生活、影响党和政府形象、助长社会不良风气、弱化道德的诸多危害等问题。以此为基础进一步阐述了当前中国社会道德冷漠的五大原因为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社会管理理念的扭曲、学校道德教育的失当、大众媒体引导体系的不健全以及道德行为中个人利益维护机制的滞后。最后提出要化解当前中国社会道德冷漠的有效途径应该从全面提升社会道德水平、构建公平正义的经济社会秩序、强化正确的社会舆论引导和进一步推进道德法执法进程等入手。力图对解决当前中国社会的道德冷漠问题做出更为深入、全面的研究。
其他文献
世界在变化,人类在进步,丰富多彩的生活需要具有鲜明良好个性的人去创造。具有鲜明良好个性的人有赖于教育的塑造。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人的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能为社会、时
理论的思考往往来自于现实的触动。此时我国社会因为处在社会转型期存在着许多道德方面的问题,我们必须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这时就要求我们回到道德本身,回到人本身,对人的
对于本论文的选题,笔者斟酌再三。这篇论文属于个案研究,没有对所研究的“个案”进行竭泽而渔式的探讨,而是撷取佛禅一脉进行研究,之所以如此,有几个方面的考量:第一,一些学者已经对
义利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对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影响深远。中华传统义利观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历经两汉、宋明及明末
蛋白质组学是研究蛋白质的组成和动态变化的一门新兴学科。目前,蛋白质组技术已成为研究肿瘤发生和发展机制及寻找肿瘤标志物的重要工具。现综述蛋白质组学在结肠癌及其肝转
应用伦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应用"二字紧密相关。就大的方面———应用伦理学产生的意义而言,应用伦理学的诞生标志着传统伦理学研究范式的应用转向;就小的方面———应用伦理学
多次波衰减是地震勘探资料处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1],多次波的去除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后面的数据处理与解释,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使得重要的地质构造受到屏蔽,不能很好的被揭示
程控电刺激可诱发和终止的心律失常其发生机制常归咎于折返或触发活动。一旦探测到一个完整的环行通路即可确认其发生机制是折返。然而要证实触发活动为心律失常机制,则在临
创建文明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整个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是一项由政府引导,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活动。目前,石河子市政府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发挥
生态翻译学是由胡庚申教授提出的一门新兴跨学科理论。该理论借用达尔文进化论中“适应/选择”说的基本原理和思想,认为翻译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进行多维度的适应,并对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