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天红口服液治疗急性脑梗死风痰瘀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线栓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流模型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1临床研究 对入选病例60例急性脑梗死风痰瘀阻证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治疗组用天红口服液结合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疗程2周。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1次。疗程结束后行脑血流量(CBF)、血小板聚集率(PAgT)、血浆GMP-140等测定。2实验研究 将78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M组)、脑心通组(N组)、天红高剂量组(TH组)、天红中剂量组(TM组)及天红低剂量组(TL组),每组13只,如法制作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流模型,缺血4h,再灌流6h,S组大鼠除不插线外其余步骤与其它各组同。N组及TH、TM、TL组大鼠于造模前10天灌服相应药物,每日1次,S组及M组灌服相应量生理盐水。各组大鼠于缺血及再灌注时间终点各进行神经学评分1次。于再灌注终点处死动物,冰上迅速取脑,冠状切为三部分:视交叉平面厚约2mm,视交叉前平面厚约2mm及视交叉后平面厚约4mm。视交叉平面用2%TTC染色,用图像处理软件计算出脑梗死面积占该片脑组织面积的百分比;取视交叉前平面梗死边缘区皮层组织约100mg,用酶消化法制作神经细胞悬液,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WP=4>微镜(LCSM)检测皮层神经元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以细胞平均的荧光强度代表细胞内钙浓度;冰上迅速分离视交叉后梗死边缘区皮层组织约100mg,于低温下制作脑组织匀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皮层匀浆中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甘氨酸(Gly)的含量。结果1临床研究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和神经功能评分明显改善,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CBF增加;PAgT降低,血浆GMP-140含量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2实验研究 与S组比,其余各组皮层神经元细胞内钙荧光强度升高,脑皮层匀浆Asp、Gly含量升高,差异显著(P<0.05或P<0.01);与M组、TL、N组比较,TH组脑梗死面积百分比降低,神经元细胞内钙荧光强度减弱,皮层匀浆Asp、Gly含量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TH与TM组相比,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TL与N组比,各项指标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天红口服液具有脑保护功能,可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缩小脑梗死面积,治疗脑梗死,值得开发和应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为: 1.增加CBF,改善血小板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减轻血小板活化等。 2.减轻或抑制兴奋性氨基酸(EAAs)释放,抑制Gly对EAAs的易化作用,减轻神经细胞钙超载,防止或减轻缺血后瀑布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