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披露对资本市场的价值发现和价格均衡具有决定性意义。盈余信息质量的高低关系到资本市场的有效运作。那么盈余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呢,什么因素对盈余信息质量产生影响。现代公司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治理,公司治理能否对盈余信息质量产生影响。作为公司治理中最为重要的经理人治理,其能否对盈余信息质量产生影响。胡奕明(2008)研究发现,董事会中财会背景的独立董事越多,盈余信息质量越好,独立董事参会次数与盈余信息质量负相关,但独立董事的报酬与盈余信息质量无显著性关系。唐松莲(2010)专门针对独立董事薪酬,研究其与上市公司盈余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独立董事的高报酬并不对应公司盈余信息的高质量,两者并无显著性关系。谢振莲,吕聪慧(2011)研究表明,董事会中享有股权激励的董事占比越高,盈余管理程度越高,而且管理层股权激励程度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并且相对于总经理没有包含在激励方案内的公司,包含在内的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相对较高。本文运用应计利润质量这一计量指标衡量了上市公司盈余信息质量,检验内部董事报酬、董事报酬业绩增幅比、独立董事报酬(经资产对数调整)与上市公司盈余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独立董事报酬(经资产对数调整)能否抑制董事报酬业绩增幅比对上市公司盈余信息质量产生的负面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不同股权集中度和融资约束水平下下,各变量对上市公司盈余信息质量的影响是否变化,是否受到股权集中度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以期为董事会治理的有效性提供进一步的经验证据,以及为改善和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提供进一步的理论支持和实证证据。通过严谨的理论分析总结和逻辑推导以及实证分析,本文具体的研究结论如下:(1)当营业收入增加时,董事报酬相应的增加,此种制度安排是基于业绩对董事的肯定和激励,相应的董事勤勉尽责的可能性增大,盈余信息质量有所提高;当营业收入减少时,董事报酬仍增加,此种制度安排有悖于董事勤勉尽责的动机,因为董事勤勉尽责难以直接带来效果,相反此种情形下适当进行盈余操纵不致于营业收入出现大幅度下降,为自己获得额外报酬争取一个合理性,因而内部董事报酬与盈余信息质量关系不显著,主要原因是营业收入减少下董事有可能选择不作为。(2)如果董事的报酬的增速快于业绩增速或利润总额增速,那董事就会有足够的动机进行盈余操纵,以获得数倍的额外报酬。也就是董事的报酬增速相比于业绩增速越快或者相比于利润总额越快,则盈余信息质量越差。从保护股东和投资者的利益角度出发,设计合理的经理人报酬激励尤为重要。如果对于董事存在过度激励的情形,即董事的报酬增速相比于业绩增速较大,那会使得董事存在较强的盈余管理动机使得私人利益最大化,从而降低了公司的盈余信息质量。换句话说,董事报酬的增长幅度尽量不应超过业绩增长的幅度,因为超过以后就会降低盈余信息质量。同样的董事报酬的增长幅度尽量不应超过利润总额增长的幅度。(3)我国独立董事制度仍能发挥治理效应,但治理作用较弱。提高独立董事报酬(经资产对数调整),能够提高上市公司盈余信息质量。在设计合理的独立董事激励制度时,应结合公司规模和董事会可能出席的会议次数来设计独立董事的报酬,这样的薪酬激励制度,更有利于独立董事勤勉尽责。(4)董事报酬业绩增幅比、独立董事报酬交互项与上市公司盈余信息质量显著正相关,董事报酬利润增幅比、独立董事报酬交互项与上市公司盈余信息质没有显著关系。也就是说独立董事报酬能够对董事报酬业绩增幅比对上市公司盈余信息质量产生的负面影响起到抑制作用。这一研究表明,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单独发挥治理效果较弱,可能存在以交互影响而间接发挥公司治理作用的情形。这一研究结果与我国学者郑志刚(2009)基本一致。(5)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股权集中度和公司资本结构对于董事报酬制度的治理效应存在一定的影响。总之,对内部董事和独立董事的适当激励对于改善公司治理尤为重要。同时,股权集中度对于董事报酬激励制度存在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