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功能的美学研究——论技术对城市景观和谐性的影响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f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今的技术社会中,城市景观设计作为技术的范畴,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对城市设计关注和支持的同时,开展技术哲学与技术美学的研究,不仅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而且会引发哲学理论的突破和创新。 技术作为一个历史的范畴,它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技术的应用范围也由自然领域渐渐拓展到社会领域。站在哲学的高度,对技术进行社会功能层面的解读,能够对城市景观设计做出明确地一般性的建构与阐释。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的城市景观设计与实践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城市景观强调景观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景观中社会公平的体现,强调景观中对人的精神愉悦的诉求,越来越清晰地成为构成其价值关怀的基石。城市景观本身又存在着技术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以及城市景观的和谐性问题。城市景观建设并不仅限于城市规划与建设层面,更重要的,它还牵涉到人与城市景观的和谐共存等问题。从哲学的角度来说,城市景观设计的过程实质上体现出来的是技术的社会功能实现问题,即技术的价值问题。 对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不和谐因素不断地进行反思,和谐的城市景观设计理念开始被广泛传播、接受和认可,并被越来越多的城市视其为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对城市景观问题作以深入地研究和探讨,尤其是从技术哲学、技术美学的维度分别对技术的功能和城市景观的内涵、形式以及它的和谐性进行关照,并给予剖析和解读,从而可以为城市建设和规划提供理论上的参考价值,以及为设计者及技术人员提供实际的运用价值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系统阐述城市景观空间形式法则的内涵,深入分析技术对城市景观空间形式美的影响,提出城市景观色彩的概念,明确城市景观色彩设计的任务和其关于设计易于识别和个性化的城市形象地初步设想,对从艺术美学和地域文化两个层面适宜地传达出城市景观色彩的内涵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与城市景观和谐性的问题,从理论上讲,为研究技术哲学与技术美学提供了理论支撑,从实践上讲,为解决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有效地方案,因此,从技术社会功能的实证研究角度分析和探讨技术对城市景观和谐性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和实践的价值。
其他文献
康德学术,至今仍如一座丰碑,巍然屹立在西方近代思想史上,熠熠生辉,吸引着数优秀的头脑为之殚精竭虑。关于其对后世的影响,康德当年曾预测说,人们要到一百年之后才能真正理解其要旨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即他的历史唯物主义,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社会结构是广义上的制度,社会发展是一个动态变迁的过程,所以我们研究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有
史怀泽是当代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家、伦理学家、神学家,是一个行动的人道主义者。在西方工业文明过度发展、人们精神生活极度匮乏、两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及动物保护运动兴起等社
公正是人们的基本行为准则,追求社会公正是人类持之以恒的美好理想。当代中国正在谋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说没有社会公正就没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