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少年足球是当前我国足球事业发展的重点,学校足球的普及与推广则是青少年足球的关键。2009年6月,国家体育总局与教育部联手启动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1]国务院在2010年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同时,教育部也开始在国内部分高校中启动、实施四大高校人才培养规划。[2]以此来探索新的教育方式,摸索新的育人模式。为了应对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深化带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变化,普及足球运动,深化校园足球发展,首都体育学院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于2015年成立了“优秀中小学体育(足球)教师英才实验班”,为北京市培养优秀的中小学足球教师后备人才。为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特制定本方案。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积极探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模式和方法,服务于北京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北京市培养优秀的中小学足球教师后备人才。本文研究采用了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管理体系及课程设置、教学过程、课程教学效果及评估四个维度来对“优秀中小学足球教师英才班”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为本研究进行了资料梳理,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观察分析法对四届“优秀中小学足球教师英才班”的101名学员进行了调查、跟踪观察、采访,并整理数据资料,通过访谈法对其行政主管领导和任课教师进行了访谈,通过比较研究法与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项班培养模式进行了对比。通过对“优秀中小学足球教师英才班”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优秀中小学足球教师英才班”培养目标清晰,教学内容丰富;2.课时量有限,个别年级课程科目较多,容易与“优秀中小学足球教师英才班”时间冲突;3.任课教师教学教法新颖,学生上课积极性高;4.在选拔“英才班”学员时应优化选拔过程,使选拔环节多样化,建立淘汰和推优机制,使其运行机制更加完善。针对问题提出了如下建议:1.确立“优秀中小学足球教师英才班”人才培养标准;2.加强“优秀中小学足球教师英才班”的组织和后勤的保障;3.平衡“优秀中小学足球教师英才班”教学中“教”与“练”的关系;4.完善“优秀中小学足球教师英才班”的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