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状记忆合金自复位隔震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fa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构振动控制是一种新型的抗震技术,其中以基础隔震技术的理论最为成熟,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形状记忆合金自复位阻尼器具有独特的双旗型恢复力曲线,本文提出将这种阻尼器与叠层橡胶垫组成新型隔震装置,以期在降低结构地震反应的同时还能够获得震后的复位功能。 为了验证上述隔震体系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检验其隔振与复位效果,本文进行了一系列理论分析与程序模拟,主要内容有: 首先,针对形状记忆合金本构关系中复杂的微分方程组,提出了一种采用对分法的数值求解方法,以得到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相变伪弹性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关系,编制计算机程序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其次,简述了形状记忆合金自复位阻尼器的构造形式和工作原理,编制计算机程序并对阻尼器在静力循环荷载下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得出其滞回曲线。为了应用方便并能满足精度的要求,提出了形状记忆合金自复位阻尼器的分段线性化恢复力模型。接着,对设有形状记忆合金自复位隔震装置的实际结构进行了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并与非隔震结构进行了对比,以验证上述隔震装置的减震效果和复位性能。在此基础上,考察了隔震层恢复力参数对结构动力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参数选取的原则。最后,结合现行抗震规范,给出了形状记忆合金自复位隔震结构的一种简化设计方法。 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所提的数值求解方法能够反映形状记忆合金相变伪弹性的基本特征;形状记忆合金自复位阻尼器在循环荷载下呈现出典型的双旗型滞回曲线,程序的模拟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这种新型隔震装置的性能优良,既可以大大减轻地震对上部结构的影响,同时也具有很好的震后自复位功能。这些工作为进一步研究自复位隔震装置的特性及层间隔震技术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深化,高等级公路已经延伸到广阔的西部。在这些地区的公路建设中,遇到的多是非饱和黄土地基。因此,在非饱和黄土地基上进行公路建设时出现的有关地基变形
在西部煤矿开采中经常遇到强度低、胶结差、遇水泥化的软岩,即弱胶结软岩,导致采用传统的支护手段不能有效维持巷道的长期稳定,其中底臌是西部矿区巷道中最明显破坏形式之一。内
城市地铁建设中出现的环境问题以地层变形最为人们所关注,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地层大变形是中国地铁建设中的一个新问题.该文基于大量前人的研究成果,借助深圳地铁
本文主要研究了钢-混凝土混合结构钢梁与混凝土墙连接节点中的端板锚筋预埋件.基于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这类预埋件进行了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通过使用非线性弹簧单元
连梁是连肢剪力墙结构中重要的耗能构件,也是抗震设防中的第一道防线,其刚度、延性、承载能力和耗能能力对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影响很大,历来的研究者们都致力于改善连梁延性和耗能
预应力混凝土孔道灌浆是后张有粘结预应力结构施工的一个重要工序.该文针对预应力混凝土孔道灌浆技术的改进进行了专题研究.研究的内容包括三大部分:灌浆材料的选择及最佳配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分析方法的重大进步。它使得人们可以用计算机模拟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破坏全过程,混凝土材料的各种特性以及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交互作用,通过计
截至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铁路桥梁已近30000座.早期桥梁由于设计、施工水平的局限性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许多老桥在通行高速重载列车时的运营能力已明显不足.近年来随着国民经
该文在单层空腹桁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分析迭层预应力砼空腹桁架在竖向荷载下受力性能的方法,即在考虑材料非线性的基础上对混凝土截面的受力进行分析,作出弯矩—曲率图,根
板片空间结构是一种新型结构体系,具有“轻质、高强”的结构特性,可广泛应用于各种跨度的屋盖、桥梁,还有高层建筑,因此是一种极有发展应用前途的结构体系。板片结构CAD系统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