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伊夫林·沃(Evelyn Waugh,1903-1966)是二十世纪英国文学中最为著名的讽刺小说家之一,其多部小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百佳英文小说”。伊夫林·沃身处于一战和二战时期,正值英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巨大变革,因而伊夫林·沃前期讽刺小说《衰亡》《邪恶的躯体》《一捧尘土》再到二战后的《旧地重游》《至爱》《荣誉之剑》,展现出对英国现实社会的思考,对政治制度的批判以及对军队和宗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夫林·沃(Evelyn Waugh,1903-1966)是二十世纪英国文学中最为著名的讽刺小说家之一,其多部小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百佳英文小说”。伊夫林·沃身处于一战和二战时期,正值英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巨大变革,因而伊夫林·沃前期讽刺小说《衰亡》《邪恶的躯体》《一捧尘土》再到二战后的《旧地重游》《至爱》《荣誉之剑》,展现出对英国现实社会的思考,对政治制度的批判以及对军队和宗教存在弊端的讽刺。讽刺是伊夫林·沃小说中的显著特色,其通过独特的创作风格受到了英国乃至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国内研究伊夫林·沃的学者和文章较少,缺乏对于伊夫林·沃小说中的讽刺艺术的系统性研究。因此,本文以伊夫林·沃二战后的三部代表作品《旧地重游》《至爱》《荣誉之剑》为研究对象,围绕小说中存在的问题,对其原因、技巧及主题进行研讨,对小说中的讽刺艺术展开分析,力图揭示出讽刺艺术背后的价值和意义。第一章的研究重点是伊夫林·沃讽刺艺术的成因与演变。伊夫林·沃小说中讽刺艺术的形成与个人境遇、社会环境、英国讽刺文学传统和其理论支撑密不可分。伊夫林·沃深受文学批评式家庭教育的熏陶,对讽刺文学形成初步认知,而后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社会环境的变革,亦使伊夫林·沃小说主题指向讽刺,在继承英国讽刺传统和创化讽刺风格中,其讽刺技巧和讽刺主题愈加显现。同时,对伊夫林·沃小说中的讽刺艺术发展演变进行梳理,前期以辛辣犀利的语言确立讽刺风格,后期则以荒诞怀旧的基调呈现讽刺个性,凸显出讽刺技巧的日趋成熟和讽刺主题的多元化。第二章主要研究伊夫林·沃小说的讽刺主题。伊夫林·沃小说中的讽刺主题主要分为战争环境下军队的腐朽、道德环境下宗教的没落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衰败,展现出对英国社会生存状态的反思。战争背景下军队生活的腐朽展现了作者对高级军官形式主义、生活作风松散的深刻批判;道德环境下宗教的没落展现了作者对天主教会以及随军教士丑恶行为的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衰败展现出作者对贵族家庭日益没落的惋惜和与传统观念相碰撞的无奈,形成丰厚的讽刺主题。第三章主要研究伊夫林·沃小说的讽刺技巧。伊夫林·沃小说中的讽刺技巧主要通过语言、情节和讽刺手法展现,从不同角度体现伊夫林·沃对社会生活的批判与反思。严肃与幽默并存的语言模式极具个性,依靠文本语境,展现作者真正意图;错位的情节设置主要展现了作者在诙谐的情节之下对现实的关照,是其小说下形成张力的重要方式;丰富多样的讽刺手法展现了作者对创作讽刺小说的巧妙构思,情节更加饱满。第四章主要研究伊夫林·沃讽刺艺术的价值意义。从文学角度出发,伊夫林·沃充分挖掘了讽刺小说的文本功能,创新创作题材,革新创作风格,对“黑色幽默”进行探索,丰富了讽刺艺术的形式和效果;从社会角度出发,伊夫林·沃擅于走进人物内心世界,揭开当时社会的精神风貌,凸显人文主义情怀的同时也是对人们生存困境的展望;从审美角度出发,通过对小说语言、结构、人物塑造的分析,展现出讽刺小说艺术形式的美学价值。本文通过分析伊夫林·沃的三部代表作品,即《旧地重游》《至爱》《荣誉之剑》,展现出伊夫林·沃小说讽刺艺术的独特性。伊夫林·沃以犀利独到的见解、恣意奔放的情感、辛辣戏谑的语言,展现出其深厚的艺术功底,对后世文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着它来传承,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汉字的形、音、义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子,汉字文化的内容随汉字的产生而存在,小小的方块字折射出庞大精深的汉文化。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汉字造字,内观自心,由己及人。以人来丈量万物,推及天地宇宙,汉字里的悟性智慧和整体思维源起于中国人以"人"为尺度来丈量万物。人的生命历程,由出生到死亡,都可以在汉字中找到其背后蕴含的文
目的:使得地级市三级公立医院在防疫物资供应环节有保障,使调配防疫物资流程更科学合理。方法:开通绿色通道,简化采购流程,开展防疫物资应急采购,保障防疫物资及时运送,分级分层发放,加强防疫物资库房管理。结果:防疫物资保障方案不断完善,防疫物资供应保质完成。结论:运用科学高效的管理方法,使得医疗机构防疫物资供应得到了保障,对今后类似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防控工作有经验借鉴意义。
小学阶段是学生生理、心理两个方面高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个时期,除了必要的文化教授之外,最重要的显然是德育工作的开展,德育的正面功效可使学生的成长之路更为长远与坦直。而在实际教学中,传统的班主任工作过分强调学生的学习纪律和学业成绩,而忽视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甚至缺少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安全、道德等方面的教育。所以,在新时期,如何解决小学生所面临的青春期问题,有效地解决小学生的逆反心理,使学生走上阳光健
科举制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基本构成要素之一。在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中,学习与做官是密不可分的,《荀子·大略》中说:“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科举制正是响应时代潮流而生的一种制度,它契合了传统文化的这一观点,给底层人民打开了一扇通往上流社会的大门。科举制不仅是一种政治制度,还是一个文化制度,它不以出身论成败,诠释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理念,它向海内外传送了中国自古就有的天下平等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水平的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也取得明显的进步。为此,企业为了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主流趋势,需进一步提高对自身技术研发设计、技术创新等环节的重视度、关注度。本文通过对高新技术企业对研发费用归集核算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提出对应的针对性、科学化的应对举措,旨在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使用与分配的合理化、科学化,促进高新技术企业能够可持续化发展与进步。
<正>近日,在教育部会同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上,陈宝生部长强调"要全力以赴实现平安高考。严禁宣传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一旦发现严肃处理"。笔者认为,再次明确将禁止宣传状元、升学率纳入高考总体安全框架,有着重要意义。年初,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提出的十项禁令,就包括"严禁初高中学校对学生进行中高考成绩
景观异质性是维持耕地系统生物多样性及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非耕地则是耕地系统中的“生态骨骼”,为大部分生态学过程的发生提供有力支撑。然而随着现代化农业的迅速发展,大量非耕地从耕地周边消失,耕地系统呈现出高度均质化、景观结构简单类型单一的现状,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及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等一系列后果。已有研究表明通过保留防护林带、草地及树篱等方式构建一定比例的非耕地可以提升景观异质性。但非耕地比例提
为揭示外掺料对植被混凝土根系生长和固土护坡的作用,以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为研究材料,分别添加不同含量的椰纤维与粉煤灰构建植被混凝土,测定高羊茅地下部根系的生长特征和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结果表明,椰纤维掺量和粉煤灰掺量对高羊茅根系生长有显著影响。根系总根长、根系表面积、根平均直径及地下生物量均随椰纤维与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在椰纤维掺量为0.3%,粉
某市地铁17号线某标段在基坑支护过程中分别采用了两种施工工艺,即1号风井采用钻孔桩,停车线明挖区间采用地连墙。结合两种支护形式的施工效果,从施工投入、施工难易程度、场地限制、工期、安全风险、环境资源保护等方面分析支护方案的优缺点,可供同类工程项目参考。
在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部三叠系延长组沉积环境和物源认识上还存在一些分歧和不足。通过地球化学方法对延长组不同层段的16件砂泥岩样品进行了主量、微量以及稀土元素测试分析,探讨了延长组碎屑岩的沉积环境、物源区源岩类型和构造背景,结果显示:砂岩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长石砂岩,源区经历了弱—中等的风化作用,样品受再旋回作用影响很小;源岩与上地壳物质相关;延长组整体处于氧化—弱还原的淡水沉积环境,古气候为干旱—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