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水貂的养殖业中,蛋白质饲料资源紧缺、昂贵,是水貂养殖面临的首要问题。所以寻找水貂蛋白质饲料的替代资源,寻找成本低、资源丰富、适口性好、消化率高的资源,是解决水貂饲养业所面临的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豆粕作为优质植物性蛋白源,来源广泛,营养丰富,豆粕蛋白的高值化利用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近年来各国限产鱼粉、禁止利用一些畜产品下脚料生产的肉骨粉等动物蛋白饲料。然而,和众多植物性蛋白源的性质一样,豆粕中也存在多种抗营养因子,对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代谢以及对动物的健康和生产性能产生不良影响,主要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大豆凝集素、大豆抗原蛋白、植酸、脂肪氧化酶等抗营养因子。因此提高豆粕营养价值、扩大豆粕在畜禽上使用的研究就显得更加重要。豆粕除了物理加热处理、化学浸提法处理外,生物处理法因其绿色、高效的特点受到人们的欢迎,尤其是成本较低的微生物发酵处理法,已成为当前研究、应用的热点。发酵豆粕是利用有益微生物在特定工艺条件下发酵,将豆粕中目前已知的多种抗营养因子进行降解,使各种抗营养因子的含量均大幅度下降;将豆粕中高分子蛋白质发酵降解成中、小分子多肽。豆粕经过微生物发酵,产品中含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而发酵过程产生的代谢产物以及对发酵底物的降解作用,使得发酵豆粕的成分非常复杂,产生大量乳酸和芳香族化合物,改善饲料风味,具有酸香味,柔软多汁、适口性好,改善了豆粕的品质。因此发酵豆粕作为功能性饲料蛋白质而受到广泛关注。本论文就乳酸菌发酵豆粕营养特性及其对断乳幼貂的日粮营养物质的采食量和消化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一:将豆粕与乳清粉、乳酸菌、水以95:5:5:200的比例混合,密闭放在37℃的恒温箱中发酵24小时以上。试验结果表明:发酵后豆粕中粗蛋白、粗脂肪含量与发酵前相比显著下降(P<0.05);粗纤维含量与发酵前相比显著升高(P<0.05);粗灰分的含量与发酵前相比略有升高。试验二:以断乳后育成幼貂为试验对象,研究在水貂日粮中添加发酵豆粕对饲料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随机选择日龄、体重、性别、胎次相同,断乳分窝的幼貂4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只,分别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试验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23%的发酵豆粕。试验结果表明:(1)添加发酵豆粕后水貂对干物质和粗蛋白的采食量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显著(P>0.05);有机物、粗脂肪的采食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2)添加发酵豆粕后水貂对可消化干物质、可消化有机物的采食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可消化粗蛋白的采食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可消化粗脂肪的采食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3)添加发酵豆粕后水貂对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的消化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粗脂肪的消化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与膨化豆粕相比,发酵豆粕各营养成分的消化率均有所提高,其中粗蛋白消化率提高的幅度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