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钻锥面后刀面切割成形装置研究

来源 :陕西理工学院 陕西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bida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课题是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资助项目(11JK0878),利用线切割完成麻花钻后刀面的刃磨,在现有可调锥度电火花线切割机床上,设计麻花钻锥面后刀面线切割成形装置。  通过对国内外麻花钻刃磨理论的分析,比较了螺旋面刃磨法、变导程螺旋面刃磨法、平面刃磨法、锥面刃磨法等的优缺点,总结目前刃磨方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刃磨方法-线切割刃磨,通过用电极丝代替砂轮完成对麻花钻后刀面的刃磨,此方法刃磨的优点:能磨削任何强度金属材料及任意大小直径的麻花钻,刃磨过程中无磨削力,无磨削烧伤。  本文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在分析麻花钻砂轮锥面刃磨法的基础上建立线切割麻花钻后刀面锥面刃磨法的数学模型,分析了线切割刃磨参数与钻头结构参数的关系,运用MATLAB进行线切割刃磨参数优化,确定刃磨参数的范围。结合刃磨参数,确定线切割麻花钻锥面后刀面刃磨装置传动方案,保证其刃磨参数互不干涉,创建其机械结构运动简图。根据MATLAB优化的刃磨参数结果,确定各运动副的尺寸参数,完成了成形装置结构设计,并用二维平面软件CAXA和三维软件UG进行二维和三维模型建立。  为了能让线切割麻花钻锥面后刀面装置在线切割机床上刃磨出的麻花钻后刀面满足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在试验室的线切割机床上进行了成形工艺试验,分析对比试验数据,得到后刀面成形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的线切割电参数。
其他文献
本文根本目的旨在了解地震作用下特高压钢管塔在地震作用下的动态特性,提高特高压钢管塔在不同场地条件下抵抗地震和环境荷载灾害性破坏的能力。在特高压输电线路飞速发展的今天,1000kV特高压输电塔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单纯使用角钢的输电塔已经满足不了1000kV输电铁塔的设计要求,因此引入了钢管材质,和角钢相比,钢管的所占面积更小、截面性能更好、所受的极限承载力也变得相对较高。同时特高压输电铁塔与普通输电
随着现代光谱技术的发展,各种可视化检测技术以不同的检测设备为载体应用于电力设备的检测。通过这些设备,我们可以得到一些运行设备肉眼看不到的光谱信息,从而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设备的潜在缺陷,有效避免电力事故的发生。本文提出的可视化检测技术综合了X射线检测技术、红外检测技术和紫外检测技术。由于X射线首次应用于采用固体绝缘介质的电力设备,因此首先对X射线是否会对固体绝缘介质造成影响进
本文采用8节点实体壳单元、电势沿厚度二次分布的压电单元以及等参热单元构造了热-机-电耦合单元。基于Hellinger-Reissner广义变分原理建立了热-机-电耦合的线性压电板壳动力学有限元模型。为克服梯形自锁、厚度自锁以及剪切自锁,进一步采用应力杂交元和ANS(Assumed Natural Strain)法。根据本文建立的有限元方程分别对压电片整体铺设和分片铺设结构的静态和动态问题进行数值计
近年来,以Linux为平台的嵌入式工控系统越来越多。其中系统的可靠性是嵌入式系统成功运行地一个重要环节,而突发断电对系统的可靠工作影响尤为突出,它往往会造成系统下一次无法
滚动轴承作为旋转机械的关键性零部件,其健康状况决定着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情况,受工作环境的影响,传感器采集的振动信号通常呈现非平稳特性,很难准确识别微弱故障特征。因此,深入研究信号处理方法对滚动轴承实行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可以有效避免生产事故的发生。本文从故障轴承振动信号特征着手,对滚动体通过滚道缺陷时产生的双脉冲特征提取技术开展研究,建立信号波形与缺陷尺寸之间的相互关系,实现故障滚动轴承滚道缺陷程
学位
大行程精密定位平台系统在近代尖端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平台定位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满足纳米光刻、超精密加工和微电子工程等新兴领域对相关设备高精度定位的要求,本课题针对直线电机驱动、气浮导轨支撑和导向的大行程精密定位平台,从分析其偏摆误差入手,研究偏摆误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及相应补偿方法。本文首先针对大行程精密定位平台偏摆误差的导致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建立相关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希望能够更加精确地控制机械结构在复杂工作环境下维持原来的设计状态。然而,传统材料加工成品后,就不便于或者不可能在使用过程中监控它的性能。而
作为飞机的关键部件-心脏,航空发动机是飞机正常工作的动力来源,是由数量繁多的零部件组成的结构复杂的系统,在飞机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发动机在服役过程中,不断地起动和停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