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文性的术语和概念是法国符号学家Kristeva在20世纪60年代末创立的,此后,这个概念就成了文学理论和语篇分析研究领域中重要的关键词之一,同时也是这些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合作的日益增多,英语政治演讲在国际国内事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突出功能是告知,感化,说服,鼓动听众。本文探讨了英语政治演讲中广泛存在的互文现象,对近期著名英语政治演讲中存在的互文性类别及功能进行了系统分析,描述互文性在英语政治演讲中的普遍性及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揭示演讲者如何成功运用互文性来有效表明政治观点,获取公众支持。本文的研究主要以辛斌教授所提出的互文理论及分类为基础。他提出互文性分具体互文和体裁互文两大类。其中具体互文包括Fairclough提出的显性互文,Jenny提出的强势互文,和其他没有标明的互文;体裁互文性则是体裁与语篇类型的动态性和混合性。通过对讲演语料的详细分析表明,具体互文方法,例如参考、典故、引用、习语、仿拟等,被演讲者普遍应用来支持论点并使他们的观点更具说服力与号召力。同时这些手法的应用能唤起听众的巨大热忱,并使演讲者赢得共鸣和支持,最终使听众赞同演讲者的观点。这实际上反映了政治演讲中常用的求证策略。讲演者还经常利用套语和传统主义等互文手段对听众进行同化,使自己和听众同属一个有相同思维习惯及表达方式,受上帝保佑的群体。这就是所谓的求同策略。体裁互文,例如自传体裁与官方文体的互文使用,就表现了一种求同策略。而说服性文体和记叙文体的互文使用则表现了求证策略。总之互文性对政治演讲的创作与解读都有不容忽视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