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常规肝脏多期动态增强CT扫描计算肝细胞外体积分数(hepatic ex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s,fECVs)与肝纤维化严重水平分期的相关性及无创定量评估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08月至2015年07月在本院并进行肝脏活组织检查的全部患者,最终共纳入60例满足入组标准的患者,获取其常规肝脏多期动态增强CT检查(常规上腹部平扫+三期动态增强CT检查)的影像图像、肝活检的病理学资料、部分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通过回顾平扫及平衡期(注射造影剂3分钟后)图像测量肝实质八段及主动脉的CT值,并分别将平衡期CT值与平扫期CT值相减,得到每段肝实质(Eliver)及主动脉(Eaorta)绝对增强值(absolute enhancement),并通过以下公式计算fECV值:fECV(%)=Eliver/Eaorta(100-Hct[%])。不同肝纤维化组肝细胞外体积分数(fECV值)组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肝细胞外体积分数(fECV值)与肝纤维化分期级别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肝细胞外体积分数(fECV值)诊断肝纤维化诊断性能的评估及界值的确定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teristic,ROC)曲线来分析。结果:不同肝纤维化分期肝细胞外体积分数(fECV值)的均值依次为S0(26.72±3.74%)、S1(30.16±5.71)%、S2(30.92±5.91)%、S3(34.80±6.70)%及S4(41.56±11.48)%;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存在于不同肝纤维化组间的肝细胞外体积分数(fECV值)(F值为4.50,P值<0.05);肝细胞外体积分数(fECV值)与肝纤维化严重程度即肝纤维化分期,呈一定的正相关性(r=0.468,P=0.001),且由肝脏S1计算所得的fECV值与肝纤维化相关性最高;fECV值诊断晚期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S≥3及S=4)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76及0.68、0.89及0.63,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分别为0.757及0.775;fECV值诊断S≥3及S4的诊断界值分别为31.95%及32.74%。结论:由常规肝脏多期动态增强CT扫描计算所得的肝细胞外体积分数(fECV值)随着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增高而增高;此外肝细胞外体积分数(fECV值)对重度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S≥3及S=4)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因此,肝细胞外体积分数fECV值可以作为常规检查中无创性评估肝纤维化的补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