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料脱色优势菌的脱色特性及配伍特性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51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染料广泛应用于纺织、造纸、制革等行业中,而含染料废水既影响水体环境的美观,危害水体生物的生存,且某些染料对人体具有致癌及诱变等危害,迫切需要进行妥善处理。常规处理染料废水的物理化学方法适应性差,运行费用高,易引起二次污染;传统生物处理方法存在色度去除率低,不能有效降解多数有机染料。研究采用分离筛选染料高效降解菌,并进行微生物的复配实验,具有针对性强,处理成本低,对染料色度的去除效果好的优势。   研究通过从实验室驯化污泥中分离具有染料降解脱色能力的微生物菌株,考察pH,温度,盐度,营养供给,染料浓度等对微生物脱色能力的影响,分析筛选出的微生物对染料的适应广谱性以及菌株的复配组合规律,为染料降解脱色的微生物菌剂的研发提供技术基础。   共分离出35株对染料具有良好脱色能力的菌株,系统分类结果表明35株菌分别属于Bacillus,Klebsiella,Escherichia,A cinetobacter和Enterobacter5个属11类菌,其中Enterobacter属占优势,Enterobacter属菌株对染料的降解脱色能力相对较优秀,并得到一种对多种染料(包括活性红)脱色优异的混合菌。11种代表菌株对9种染料,除了结晶紫及活性红的脱色效果稍差外,对其余染料的脱色效果良好,具有较好的脱色广谱性,菌株3—5-1 Enterobacter属对孔雀绿、分散黄及阳离子红的脱色率24h后达到97%以上。pH,温度,营养供给,染料浓度对染料的脱色有明显影响。扫描电镜观察菌株3-5-1结果显示,菌株在对染料降解脱色过程中细胞表面形态变化非常明显,表面似有絮状物附着,而处理染料孔雀绿之后菌株抱团严重。单菌复配实验中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及反协同作用,经过多次复配筛选,探讨了菌株复配组合规律,部分组合菌剂在对较难降解的活性红脱色率66h后稳定在90%以上,为实际工业废水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其他文献
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是数学新课改的重要理念,课外活动的开展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数学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认真观察,独立思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推行,各个阶段、各个层次的教师应该积极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采用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方式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rn(一)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rn在初中的教学中,部分的化学教师还沿用以前的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单一,教学理念陈旧,教师过于注重分数和成绩,有
期刊
中学物理教学生活化对提升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下学习,不仅能充分开拓学生的思想,还能改变以往物理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为学生营造一
外语学习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在如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具有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就是所说的“五技并举”(听、说、读、写、译).而这些能力的获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不被教师和学校所重视,以为这门学科只是为学生缓解学习压力的一门放松性的学科,所以教师容易对这门学科的授课,不重视,松懈的态度,
目前,天然气的输送主要通过管道进行,而天然气减阻剂是提高管道的流通能力、降低损耗最有效的方法。本文首先用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对高度不饱和酯原料中的各组分进行分析,找出了基本满足天然气减阻剂中起减阻作用的化合物9,12-十八碳二烯酸甘油酯,并且该化合物的含量约是20.5%,只是这种化合物含有的不饱和碳碳双键较多,稳定性差,本身容易发生交联反应,如果将该化合物进行选择性加氢反应,即可以降低其不饱和度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项重要任务.作文教学中讲评课也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不可忽视的一环.作文课上要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