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 EphrinB2调控Stat3和TGF-β/Smad3信号通路相互作用促进心脏纤维化研究目的:心脏纤维化是心室重塑导致心力衰竭的主要病理生理表现,对其机制的研究有利于寻找干预靶点。EphrinB2,一种广泛表达于哺乳动物组织细胞的膜蛋白,在发育与疾病的血管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但有报道,EphrinB2能保护肾脏损伤后纤维化,在皮肤和肺损伤后则促进纤维化,提示EphrinB2存在着脏器特异性的纤维化作用,其在心脏纤维化中的作用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拟探讨EphrinB 2在心脏病理性重塑中对心肌纤维化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和结果:EphrinB2在心力衰竭病人的心脏标本、小鼠心肌梗死后心脏及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肥厚心脏中表达均显著升高,伴随纤维化的加重,肌成纤维细胞的活化增多,胶原沉积增加。予小鼠心肌注射EphrinB2-shRNA慢病毒后,发现心脏EphrinB2敲低显著减轻了心肌梗死后心脏纤维化,改善了心功能。同时,运用体外培养的新生小鼠原代心脏成纤维细胞,发现无论常氧或缺氧环境,EphrinB2促进了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的转化。机制研究发现,EphrinB2的促纤维化作用通过激活Stat3通路和TGF-β/Smad3通路引起。进一步发现,EphrinB2活化Stat3并通过调控Stat3的DNA结合结构域、coil-coil结构域与Smad3的MH2结构域结合促进两条通路协同参与EphrinB2介导的心脏纤维化。结论:我们的研究首次阐明了 EphrinB2在心肌损伤后的促心脏纤维化的作用,并通过调控Stat3与TGF-β/Smad3通路相互作用的机制,进一步阐明了心室重塑的机制,为心力衰竭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第二部分 IL-17A和Stat3在小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目的:心肌细胞凋亡是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IL-17A,一种促炎细胞因子,可直接诱导心肌细胞凋亡,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未阐明。方法和结果:应用体外培养的新生小鼠心肌细胞,构建IL-17A诱导凋亡模型。研究发现:新生小鼠心肌细胞表达IL-17A的受体RA和RC,但不表达IL-17A;外源性IL-17A通过激活iNOS表达诱导心肌细胞凋亡;同时,IL-17A激活Stat3,抑制IL-17A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运用ChIP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我们证实,Stat3通过特异性结合iNOS基因抑制子,抑制iNOS基因转录活性,代偿性地拮抗了 IL-17A的促凋亡作用。进一步构建和应用小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发现缺血再灌注损伤激活了 IL-17A/Stat3通路,而抑制Stat3活化增加了再灌注损伤后iNOS的表达,加重了心肌细胞凋亡。结论:缺血再灌注损伤后IL-17A激活,并通过诱导iNOS表达促进心肌细胞凋亡。同时,IL-17A通过活化Stat3抑制iNOS转录,抑制IL-17A介导的心肌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