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事件与美国中亚政策的转变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n90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亚地处亚欧大陆的心脏地带,是影响世界格局的“枢纽”地区。此外,中亚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苏联解体后,中亚的地缘政治格局发生很大变化,美国为实现称霸全球的目标相应地制定了其中亚政策。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事件使美国的全球安全战略重点发生深刻的变化。反恐,防恐成为美国国家安全,内政外交的首要内容和目标。利用反恐和打击塔利班的机会,美国军事力量终于如愿进入中亚。由此,“9.11”事件后美国中亚政策发生了极大的变化。“9.11”事件前后美国的中亚政策在特点,实施手段,竞争态势方面的表现是不同的。但是美国在追求自己的战略目标和利益诉求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和掣肘。中亚地区的未来不会取决于美国一厢情愿的意图,但是美国依然会将建立和加强中亚地区的优势地位作为自身在欧亚大陆综合性地缘战略中的一个主要目标。因此研究美国的中亚政策对于了解美国的霸权动向和美国外交政策的实质具有现实意义。 论文的结构安排如下: 首先,论文描述了美国中亚政策的形成和演变过程。美国的中亚战略及其政策的调整以“9.11”事件为契机大致分为两大阶段,在“9.11”事件发生前也分为两个时期即早期的中亚政策——尝试进入的中亚政策(1991-1996)和新中亚政策——全面进入的中亚政策(1996——“9.11”事件前)。“9.11”事件对美国的外交政策,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产生了较大的影响。“9.11”事件后至今,美国实现了在中亚的突破——争创制高点的中亚政策。 其次,论文对“9.11”事件前后的中亚政策进行了比较。“9.11”事件发生前后,美国的中亚政策在特点,实施手段和竞争态势这些方面的表现是不同的。 再次,论文分析了美国中亚政策转变后所面临的困顿局面。中亚地区的未来不会取决于美国的一厢情愿,而是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主要包括:美国自身的因素、中亚五国的内外政策因素以及如何处理好与俄罗斯,中国等大国的关系。 最后,论文揭示了美国中亚政策的实质。美国的中亚政策不单单是加紧对中亚地区的渗透,而是有其更深层次的战略考虑,即借反恐之机抢占欧亚大陆地缘战略重心和丰富能源,同时配合美国亚太战略的部署,为美国实施全球战略服务。美国的中亚战略也对我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其他文献
蔡畅(1900.05~1990.09),湖南湘乡(今双峰县)人。她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妇女运动的先驱和卓越的领导者,国际进步妇女运动的著名活动家。在她七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她不仅亲身
本文是以《存目丛书》中影印出版的宋代杂史为基础的文献学、史料学研究。主要分三个部分论述: 首先是对《四库全书总目》杂史类目的研究。《总目》的史部由十五个二级类目
16-18世纪英国各种社会关系在新的格局下重新组合,而且社会结构的这种变动影响着社会变迁的整体过程和总体特征。绅士教育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为了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