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克里普克的历史因果命名理论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eLR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称理论一直是逻辑学家、哲学家和语言学家关注的焦点,当代分析哲学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不少新的观点和见解,历史因果理论由此应运而生。历史因果理论主要以克里普克为代表。他认为专名没有涵义只有指称。面对专名没有涵义如何命名的问题上,克里普克提出了历史因果命名理论。他认为在命名之初要举行一个仪式,在这一仪式中对象的名称按实指或摹状词的方式来确定。这里所涉及的摹状词并不与对象的名称同义,它只是被人们用来规定指称对象而已。对象的名称被确定之后,就按照历史因果链条在社会中一环一环地传播开来。克里普克这一新奇的名称理论一经提出,其哲学意义立即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试图从哲学史的层面和可能世界语义学的视角分析历史因果理论的发展脉络。希望通过对克里普克历史因果理论的阐述和反思前人的观点,对克里普克的名称理论作出客观的理解及评析。全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历史因果理论产生的背景,旨在揭历史因果理论与传统名称理论的内在联系。弗雷格和罗素在穆勒名称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摹状词理论,确立了“涵义决定指称”的语义学原则。其后的维特根斯坦和塞尔认为,名称的意义不由单个摹状词来确定,而是由一组或一簇摹状词来确定,所以在修正摹状词理论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摹状词簇理论。但是摹状词簇理论也是在摹状词理论范围内的修补,也会不可避免的遇到新的难题。第二部分探讨历史因果理论的主要内容,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首先,文章指出可能世界是克里普克名称理论的基础。克里普克所理解的可能世界既不是和现实世界一样真实存在的世界,也不是只在逻辑空间中抽象存在的世界,它是现实世界的“一种可能状态”或“非真实的情形”。其次,在可能世界的基础上克里普克提出了“严格指示词”理论。以严格指示词为基础,他区分了专名和摹状词。克里普克认为专名没有涵义,它直接指称一个对象,但不把任何属性归于指称对象。专名所指称的对象具有唯一确定性。摹状词与专名的情况不同,它通过描述对象的特征来指称对象。当对象的属性发生变化时,摹状词的指称也会发生变化。所以克里普克说专名“是严格指示词”,摹状词是“非严格指示词”。再次,以可能世界和严格指示词理论为基础,克里普克对传统的摹状词理论进行了批判,提出了名称的历史因果理论。第三部分主要对克里普克的名称理论进行了评析。历史因果理论把可能世界以及社会历史因素融入到名称理论的研究中来,对语言哲学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但是这一理论并不完善,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在命名过程中只注重名称的本质属性而忽视了偶然属性的作用,没有注意到名称在传递过程中出现的中断、转移和消失的情况。
其他文献
<正>当前,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浙江海洋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宁波"六个加快"战略深入实施,为江北崛起带来了较大的机遇。在《中国共产党江北区第八次代表大会工作报
从风雅诸多含义的演变过程,重点论述儒家功用主义诗学的风雅观。风雅传入日本后发生了流变,表现在文学创作上,往往缺乏政治和社会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而探讨流变发生的根源及中日
近年来,一种风靡于网络的虚拟婚姻形式——网络婚姻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亲睐,由此引发夫妻感情破裂而导致离婚的案件在逐年增多。因此,采用法律手段来规制这个日益严重的社会
辩护逻辑是用于认知推理的逻辑系统群。以在传统逻辑形式化进程中缺失的辩护算子作为研究对象,辩护逻辑吸收了数学证明论和主流的认识论观点,在古典命题逻辑的基础上建立发展
江苏南通供电公司党委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深刻认识国有企业“六个力量”的新的历史定位,对照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和党建工作责任,不断
报纸
16世纪朝鲜大儒曹南冥倡导和实践的"主敬"工夫,在其以"敬义"标宗的性理学中占有突出的位置,并展现了笃学力行、修道进德和博求经传、敛繁就简、反躬造约的特色。其"主敬"功夫
易班平台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大数据的出现是互联网时代的明显特征,易班平台作为高校学生学习生活的服务平台,已经成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其不断发展也为实现思
分布在各专业警务平台中的多源警务数据,对民警进行案件定位、及时出警、案件研判和串并联分析等警务实战工作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信息交换技术、报警定位技术和GIS技术,
本研究以吉林地区4所高中的712名高中生为研究对象,使用《家庭功能评价量表》、《情绪智力量表》和《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进行问卷测量研究,运用了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
阐述了学术信息传播的概念,指出了学术信息传播的危机,提出了学术传播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