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根据我国目前的资源状况和煤炭在能源生产及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例,我国的能源结构仍然是以煤炭为主体,并且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但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无烟煤、烟煤等高阶煤储量日趋减少,对褐煤等低阶煤的开发和利用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但褐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种,高水分、高挥发分、低热值、孔隙度大、易自燃氧化等典型特点,使其不利于长途运输和储存。同时直接燃烧的热效率低,还会造成环境问题。因此如何高效、经济地开发利用褐煤是当下亟需解决和改进的问题。本文以褐煤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国内外褐煤干燥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表明国内研究尚未取得较大进展。本文通过对常用的包括回转管式干燥、流化床干燥和气流干燥等干燥工艺进行对比分析之后,鉴于气流干燥方式结构简单、处理量大、干燥效率高等优点,而且过热蒸汽干燥具有安全、节能、环保等诸多优点,两者相结合成为本课题出发的立足点和创新点。在分析了脉冲式气流干燥管中褐煤颗粒和过热蒸汽两相流状况的基础上,利用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组,基于欧拉多相流理论,建立了过热蒸汽气流干燥的流体动力学模型。通过建立物理模型,进行适当的网格划分,并确定进口条件、出口条件、壁面边界条件、湍流模型和求解控制条件等前提准备,对褐煤气流干燥管内气固两相流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得到了气固两相流的温度场、速度场、压力场分布以及褐煤含水量的变化。该结论为褐煤干燥提质的工程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本课题是基于热电联产背景下的褐煤低温提质改性。为了实现褐煤干燥系统与电厂的耦合,建立了抽气式汽轮机抽汽预干燥褐煤发电系统,并对某600MW机组采用汽轮机抽汽预干燥褐煤发电系统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燃烧预干燥后的褐煤节能效果明显,可以降低发电煤耗,对实现电厂的节能减排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