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发展,畜禽养殖业成为海南省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主要畜禽生产集中度明显提高,区域生产格局已基本形成。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加剧,畜禽养殖分布不均造成部分地区污染加剧等问题已严重制约畜牧产业的持续发展。因此,本研究以氮平衡为基础,通过试验实测了海南省水稻、花生和青椒的畜禽粪便负荷量;结合试验结论和查阅主要作物的需氮量,推算出海南省主要作物需氮量;结合海南省农业种植的产量,初步核算了在现有饲养量下,海南省畜禽养殖环境警戒值。对进一步合理规划海南省畜禽养殖区域、科学确定养殖规模和生产模式、促进海南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野外大田试验的条件下,通过研究水稻、花生和青椒等不同作物在不同猪粪施肥处理下,在保证经济效益前提下,在保证环境效益的情况下,种植—季水稻、花生和青椒消纳的猪粪量分别为14910kg-hm-2、9903kg-hm"2和6381.67kg·hm-2,能达到产量分别为9910kg-hm-2、2123kg·hm-2和33257kg-hm-2。通过猪粪中氮的转化,可以得出每形成100kg经济作物产量,水稻、花生和青椒需外界提供的氮量分别为1.96kg、4.85kg和0.26kg。(2)根据水稻、花生和青椒需补充氮量,结合已有的主要作物形成100kg经济作物产量需补充氮量,推算出海南省主要作物形成100kg产量的需补充氮量,从而计算出海南省种植业需补充氮量为10.98万吨。需氮量最多的作物主要为水稻、甘蔗、蔬菜、园林水果和橡胶,其需氮量分别为2.69万吨、3.10万吨、1.31万吨、1.10万吨和1.29万吨。各地区中,需氮量较多的分别为临高县、儋州市、澄迈县,海口市和乐东县,分别为1.06万吨、1.61万吨、0.91万吨、0.72万吨和0.72万吨。(3)通过对海南省主要畜禽品种排泄量和畜禽粪便养分含量的测定,结合现场调研和查阅相关文献,得出海南省主要畜禽品种的废弃物排泄系数。以猪的TN排泄系数为基准,牛、山羊、鸭子、鹅和鸡折算当量猪的系数分别为19.06、1.04、0.02、0.11和0.01。又根据海南省主要畜禽品种的数量,得出海南省2011年粪便产生量为1747.96万t。(4)通过畜禽环境实际承载的当量猪和畜禽环境最大承载的当量猪的比值,得出海南省各地区的畜禽环境预警值及其污染程度。万宁市、定安县、陵水县和五指山市的警戒值为1.5-2.5之间,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海口市、文昌市、澄迈县、屯昌县、儋州市、东方市、乐东县和保亭县等县市的警戒值为1.0~1.5之间,污染程度为较严重状态;三亚市的警戒值为0.86,对环境的影响为有影响状态;琼海市、临高县、琼中县和昌江县的预警值为0.7~1.0之间,对环境为稍有影响状态;白沙县的警戒值最低,为0.37,对环境无影响。